在线工博会

高科技制造企业的IT业务需要外包吗?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杜洛克曾预言:“在10至15年之内,任何企业中仅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那么,高科技制造企业的IT业务需要外包吗?
此前,上述问题在业界长久未能达成共识。而新近发生的金融巨头摩根大通撕毁与IBM的IT业务外包协议,不免让人看淡该业务的前景。但随着中国“世界制造工厂”地位的确立,高科技制造企业IT业务外包的话题变得敏感起来。在消极一方看来,企业的高科技特性决定了它自身已经具备强大的IT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此时把相关业务外包,不仅造成企业前期IT投资浪费,还可能引发企业核心机密外泄、公司管理混乱等不良诱因。他们认为“这纯粹是多此一举”。摩根大通中止与IBM的外包协议,正是因为前者在收购芝加哥第一银行后认为“IT业务由内部处理更为适合”。
而在以惠普、IBM、思科和联想等为首的国内外主张推行IT外包业务的企业们看来,上述担心不足为虑。据《IT时代周刊》记者从惠普公司获悉,惠普自进入中国以来,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制造业,特别是高科技产品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目前,该公司的全球制造行业咨询顾问为高科技、钢铁、电子、汽车、生物科技与制药等行业的客户,提供从计划、评估、建议、咨询、实施到服务的端到端方案。而其他提供IT服务供应商的同类公司也大抵如此。
强化核心竞争力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潘家驰不认为摩根大通的毁约会给外包领域带来负面影响。他告诉本刊记者,虽然有部分观点反对,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帮助高科技制造企业整合业务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带动企业变革、并显著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抓住变化机遇、创造更多商机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已经为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所接受。
所以,在解析摩根大通与IBM的外包合同缘何被终止时,潘家驰认为大部分IT外包合同都只是属于初期承诺。他说:“在外包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承包商无法做到的合同变更(包括技术、进度、成本等方面),就有可能终止。而在终止之前,发包方和承包方都会经过很多市场沟通,实在不行才会终止外包合同。”
事实上,现在IT业务外包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意识到占据IT业务和IT人员的做法对自己并非良性选择。本刊记者在对外包IT业务的高科技制造企业的采访中发现,人才因素是促成IT业务外包的最好动因。
上海杉杉集团信息化管理部门一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信息技术的广泛性、复杂性决定了杉杉集团不可能配备技术很全面的专业人员从事自身的IT工作。同时,企业自身网络的狭隘性难以留住一流的IT技术人才,造成实际运维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有可能影响企业IT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经济性。更让企业难以为继的是,他们对IT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管理很难做到专业IT服务公司对其技术工程师的严格、系统的管理程度。该负责人说:“基于上述原因导致企业对IT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累计效率损失严重,不能实现对核心业务的有力支援和保障。”
潘家驰对于杉杉集团的外包认识也有同感,因为惠普就曾有一客户因留不住IT员工而造成人员经常变动,企业也培养不出优秀的IT员工。“而该企业在实施IT业务外包后,就深刻体会到外包带来的积极影响。”潘接着发表看法,“对于主业非IT的高科技制造企业而言,非要在自己的业务中摊上IT大饼不一定有什么好处。要想成为行业排名中的领先企业,就必需成为行业当中最有价值企业,核心能力赢利模式是获取价值的捷径。所以,国内高科技制造企业开始接受IT业务外包的战略性安排。”
为什么不外包?
然而,全球IT产业颓势还没有完全消除。从麦肯锡的调查来看,2001到2003年,很多企业在IT部门的投资都是有所缩减,甚或完全砍掉,因而此时若再追加投资进行IT业务外包显得有点逆势而动。
惠普公司咨询与集成事业部中国总经理杨春福则认为高科技制造企业首先要清楚自己对IT外包有哪些要求,以及外包业务在所属行业里的现状。他认为,和全球IT产业发展颓势相反,高科技制造企业往往选择在市场最差的时候投资建厂,并做出相应投资。这样在下一波产业景气来之前新建项目就可以迅速投产,可以第一个将产品推出去。所以,IT外包规划是整个业务对外投资的前提,现在就是做IT外包规划的最好时机。
潘家驰也认为,高科技制造企业首先要从成本和质量两方面来了解外包对企业的好处。如果对于整个业务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企业就会去考虑外包。他补充指出:“这在很多时候要看管理层的思想,取决于他们对IT外包的了解程度,进而才会去关注外包的可行性。”
在采访过程中,本刊记者了解到IT业务外包在众多大型跨国制造企业中业已蔚然成风,爱立信、诺基亚、宝洁和波音等世界500强都已加入外包IT业务的行列。比如,在供应链管理业务领域中,爱立信在2003年末与惠普签署全球外包合同;此后,宝洁又于2004年3月,把全部IT设施管理和全部应付款业务外包给惠普服务部门。
在回复本刊记者的电子邮件中,宝洁公司的发言人达蒙·琼斯(Damon Jones)指称,公司之所以外包IT业务,是因为宝洁希望将精力集中在产品配送和重组公司资源,把更多的精力致力于开发核心业务。
外延外包弹性
在私下里,一位唱IT业务外包反调的制造业人士向本刊透露,很多倡导者都会把商务管理的理念放在外包里,但商务管理存有定势思维,这与外包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弹性刚好相反。他说:“很多公司对IT业务外包合同设置的弹性非常低,仅写有局部约束性质的条款。因此,很多承包商在连续几年内都在执行相同的工作。”
潘家驰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指出:“我们不能单纯使用商务管理模式来管理外包合同,在其中还应该结合文化元素。”
潘的说法源自于惠普的实施经验。惠普本身是一家具有14万员工的大型IT企业,该公司对自身IT业务管理的成败就很能说明问题。他举例说道:“我们开发出内部使用的应用系统,惠普员工可以用该系统合理安排一天、一周、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段内的工作业务,这较为方便地整合了惠普内部IT业务流程,这种IT内部管理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推而广之,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惠普内部的管理经验来管理客户。”
同时,因为惠普最早采用IT系统开放式架构,并对开放系统的管理早有研究和管理,所以,惠普了解不同IT环境的不同管理方法,也因此开发部分产品专做开放系统的管理。
IDC、计世咨讯和赛迪顾问提供的数据显示,进入中国7年后的惠普公司在高科技制造业外包市场占有率的市场排名,在最近连续3年都位居第一,甚至高于第2名和第3名市场占有率之和。
接下来的工作
然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了解到,价格因素颇让有意外包IT业务的高科技制造企业头痛。上海某台资半导体制造企业信息事业部马经理告诉本刊记者:“因为业务不可量化,因此IT业务外包的价格问题十分敏感。在讨价还价过程中总感觉部分承包公司的开价太不合理。仔细计算下来,他们所能提供的性价比还不如自行解决来得好。”该半导体企业曾有意将其人力资源管理和进销存系统实施外包,但最终因为价格问题而收回初衷。
事实上,国内很多高科技制造企业在比较价钱的时候,经常要求承包方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强调高稳定性和低风险。
潘家驰表示,对外包方而言价格更应该讲究的是性价比,而对承包方来说,则是考虑如何降低实施成本。而其中可解决之道则是帮助企业的IT转型过程中建立起行业标准。
对于外包方,潘家驰举例说道:“有些用户曾购买太多的服务器,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服务器是可有可无的。因此,在执行外包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分析和考察,将可以整合在一起的操作和数据捆绑在一起,然后将客户的服务器做了集中化处理。这样即可大大减低企业IT业务的运营成本,从而大幅降低开支。” 11/16/2004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