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专利权人对中国企业收取专利费的策略与股市上庄家的手法一样:套、养、杀。套,即捕捉,专利权人通过专利申请和专利布局,建立专利池,将中国制造笼罩在专利的控制下。养,就是“放水养鱼”之意,通过一系列策略培养用户,引诱厂商投入,收较低或不收专利费,让中国制造不断加大投入,积重难返;杀,就是打专利战,收取高额的许可费。
这三大策略在中国的应用,以DVD制造企业的命运表现得最为经典。套,就是申请密不透风的一系列专利,组成“3C”“1C”“6C”等专利池;养,就是2003年以前的不闻不问或小试牛刀;杀,就是2003年起的大开杀戒,一台DVD机收取20美元专利费。经过这三个步骤,中国制造备感压力,但国外的专利权人却赚的盆满钵满。
如何对付套、养、杀,我认为中国企业应采取的正确策略是聚、斗、算。
聚,就是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聚。中国制造现在最缺的就是专利的武器库。只有像越王勾践一样花相当长的时间累积实力,才能有机会与国际专利权人一决雌雄。聚有两种方法,即收购与“生产”。
并购是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很多中国企业并购的主要是有形财产如厂房、机器等,还包括销售渠道,考虑被并购企业专利的并不多,即使考虑了,也不一定收购成功。两年前TCL到处宣扬取得了汤姆逊的电视专利和TCL的手机专利,结果却是人家无意将专利给你。专利费还得交,合资失败专利还是人家的。可见并购中认真考虑专利资产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点联想就做得很好,在收购IBM的个人电脑部时,联想同时收购了其1500多项专利,还有生产专利的位于日本的实验室。
专利收购只能解燃眉之急,企业若要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有自我开发专利的能力。我将企业通过自我研发、申请专利的过程称为“生产”,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已经是常规武器,企业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批量生产专利。
斗,就是与西方专利主斗智斗勇,争取少交或不交专利费,在有限的筹码下争取制造的权利。毛主席讲过“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无”。与西方专利权人斗的精要一是敢斗,二是巧斗。
毛主席讲过“第一不怕,第二反对”,中国企业现在虽然发展壮大了,但与跨国公司比尚小。在人生地不熟的外国法院斗、在大小强弱悬殊的背景下斗,勇气就更为重要。前不久,浙江的通领科技集团赢了一场官司,他的对手是世界500强之一的莱伏顿公司。为打赢这场由美方挑起的中美知识产权官司,通领科技仅诉讼费就花了200多万美元。法院判决通领的接地故障漏电保护插座产品没有侵犯莱伏顿公司的专利。董事长陈伍胜说:“这个代价不小,但很值!”这就是勇气!
勇斗以外,还要巧斗。2004年华为被思科起诉侵犯了五项专利和好几项著作权,为了解开困局,华为与思科的竞争对手3COM达成了合作协议,最后由3COM与思科交涉,诉讼和解解决。
算,就是算计。孙子兵法中讲“庙算”,也就是在打战以前进行全面的筹划,这样才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面对西方专利主的压力,也要算,算专利布局、算专利许可费、算专利有效无效,在战略上算,在战术上也要算,这样才能用最低的成本赢得制造的权利。
大家都知道,在海外诉讼的专利费很高,其实据海外的律师同行介绍,中国企业在专利诉讼中没有经验,很多情况下被专利律师占了便宜。例如在主办律师方面,由于美国律师是按办案时间收费的,如果中国企业不要求,专利律师就会安排尽可能多的律师参与诉讼,或者插入不必要的调查活动,这样对诉讼没有帮助,但却大大增加了支出。海外大公司一般都非常注意节约诉讼成本,有时候一个专利案只委托两个主办律师,有时还在诉讼律师外聘请非诉律师进行和解谈判,以达到减少诉讼费的目的。
诉讼费以外,其他专利活动也要算,包括申请前要进行专利布局分析,管理中要随时淘汰非关键专利,这些都需要有合适的工具。专利分析的工具就是专利分析软件和专利地图。国外专利分析软件很多,近年来中国也出现了相关的公司和产品,这是趋势。专利地图是专利分析软件的产品,将专利分析数据图表化,便于企业决策层参考。日本发明协会每年为其会员提供40多种专利地图。中国的企业都不大,除了少数大企业外,都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专利研究库,绘出专利地图,这就需象中国发明协会这样的团体出面,为关键行业绘出专业的专利地图,指导中国企业与海外专利权人斗争。(知识产权报王晋刚)
11/13/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