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技术转移体系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是:企业在技术转移中处于主导地位;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和协调管理;技术转移网络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技术转移途径多元化,技术服务和咨询占有较大比例等。并提出建议,技术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给予持续有力的政策支持,建议对企业参与的科技计划项目,将技术转移情况作为验收考核指标之一,并加强技术转移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技术服务带动技术转移。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技术转移能力;区域
成熟的技术转移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条件。我国不同经济区技术转移的途径、活跃程度等特征也不尽相同。长江三角洲地区3(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科技活动也非常活跃。探寻长三角地区技术转移的成功模式与共性经验,可以为区域性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一、长三角地区技术转移体系的特点
1.企业在技术转移中处于主体地位
企业输出与输入技术成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技术输出方,上海市企业占技术合同交易数的35.0%,高于全国33.78%的平均水平。作为技术输入方,企业共吸纳各类技术21870项,成交金额达137.86亿元,分别占技术合同与成交金额总数的79.90%(高于全国71.1%的平均水平)和80.29%4。2005年,上海市企业吸收技术合同22699项,成交金额达171.17亿元,分别占技术合同与成交金额的75%(高于全国73.1%的平均水平)和73%5。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上海市国有企业在技术输入方面所占比例较低,2004年,国有企业占技术输入的16.8%,低于全国21.7%近5个百分点,2005年上海市的这一比例为15.4%,也低于全国的20.2%。这一现象反映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类型的企业在技术输入方面占有较大比例。
企业科研活动活跃,为技术转移提供基础。2005年长三角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发生科技项目30591项,占地区科技项目总数的37.8%(2004年为41%),作为我国另一个技术转移的活跃地区——以北京为中心的北部沿海地区,同期大中型工业企业发生科技项目13834项,只占地区科技项目总数的23%(2004年为21%)。
企业是技术转移的主要服务对象。据2004年浙江省科技厅对浙江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82.3%的技术中介机构都认为业务主要来自于企业,而其他来源的业务很少,这也表明企业是科技中介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
2.政府积极开展政策引导和环境建设
上海市是长三角地区技术转移的中心,通过加强立法和制订相关政策,规范和引导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初步统计,1996~2003年上海市关于技术转移的综合类、技术市场类、产业化类、技术引进类法规、规章和文件共24个,为健全和完善技术市场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上海的政策中,最为突出的特点表现为产权交易的定位与强势政府的推动。上海市在全国第一次提出技术产权交易的概念,并将技术产权市场直接定义为资本市场6。例如,在《上海产权交易市场管理办法》中规定,“市辖国有、集体产权的交易,应当在产权交易市场进行”。相对而言,《北京市产权交易管理规定》中只规定了“市所属企业国有产权的交易”,应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
上海市的大力支持还表现在人才政策和平台建设方面。技术市场通过培育和扶持技术经纪人队伍,为技术市场繁荣提供专业的服务。2005年《上海市经纪人条例》施行后,上海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等机构加大了技术经纪人培训的力度,一年来共培训了400多名取得市工商局颁发的执业证书的技术经纪人7。为繁荣和发展上海技术市场、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注入了活力。
整合科技资源,构建技术转移平台。自1993年上海技术交易所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一批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在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架起了桥梁,为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学研结合起到了纽带作用。2004年开始建设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其技术转移子系统,通过各类科技资源充分整合共享,促进了技术市场的繁荣和健康发展。
此外,地区间合作机制对长三角地区技术转移也有较大推动作用。上海市科委、江苏省科技厅、浙江省科技厅签署了区域合作联贸协议,合作创新的重点在于政府推动,以市场化构筑开放型的网络,以保证信息、资金、人才、成果、技术等创新要素的充分流动8。其他省市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技术市场的实质性发展。浙江省扶持发展100家以上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各类孵化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标准研制和检测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9。
3.技术转移网络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长三角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汇集信息,扩大影响范围,提高转移效率。政府积极参与和引导技术转移网站的建立,如上海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是以“上海科技创新登山行动计划”中“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精神为指导,由上海市科委牵头,由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和组织,致力于为技术转移提供全面支持的服务平台,是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的一部分。
目前,上海技术转移协作网、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等成为技术供需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而且,各技术转移中心也大多建立了内容充实、能够面对企业切实需要的网络平台。长三角高校企业技术合作中心等机构利用网络征集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分类明晰,内容丰富。
4.技术转移途径多元化,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作用突出
长三角地区的技术转移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企业间合作、产学研联合、技术交易等多种方式均成为实现技术转移的有效途径。
(1)中介模式。技术中介机构为技术转移提供了市场化的公共平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多样化。例如,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2004年技术合同交易数量在全国重点常设技术交易所排名中居首位,全年成交技术合同5155项,技术交易额489.9亿元,分别占同类技术交易所交易合同与技术交易额总数的19.7%和72%。这种模式的服务内容涵盖了各个产业技术领域,服务方式包括技术交易、会展交流、项目管理、培训教育、人才服务、信息网络、学术研讨、技术攻关、科技招商等内容,有助于促进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相结合。
(2)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各界发挥各自在产业链对应环节的研发优势,形成具有共同研发目标、共同参与研发过程的联合体。例如,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了联合研究室,共同对汽车板的一系列实用技术问题进行联合研究和重点攻关。通过这种模式,企业可以参与技术研发的整个过程,提高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还通过项目合作培养了专业人才。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对于缺乏研发资金、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也具有成本低、运作灵活的优势。
(3)企业联合开发模式。通过形成企业研发联盟的方式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例如,上海宝钢集团和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通过成立合资研发企业以整合技术优势的方式,攻克了激光拼焊技术难题。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原有的核心技术能力具有高度的互补性。此模式有助于解决应用前沿的技术难题,直接面向应用,技术需求与解决保持最短路径、技术专业效率高。这种上下游企业间建立合资研究组织除了可以实现他们的技术战略,还具有实现双向锁定、实现同步研发以及提高响应速度等优势。
(4)成立新企业模式。通过联合形成新企业的方式,实现原有企业间研发能力的整合、提升与技术突破。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新长宁集团合作组建了主要从事新药开发和产业化的上海现代中医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逐步摆脱了科研成果长期没有实现产业化的状态。这一模式将技术成果转移和转化相结合,成果技术优势与企业经营优势相结合,既能解决原成果持有方经营经验不足的问题,也减少了合作双方因技术产权而产生纠纷的可能,最终实现成果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5)产业集群模式。例如,苏州IT产业集群区企业之间通过互相学习和外包生产的技术外溢等方式,促进了整个创新集群的技术转移,苏州IT产业集群内形成了网络化的技术转移格局。这一模式普遍适用于同一产业的企业集群区域,如浙江宁波、温州地区(服装行业)、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家用电器行业)、环渤海地区(石化、医药行业)、江苏的环太湖地区(纺织行业)和福建闽东地区(电器、制鞋行业)等。
其中,专业(中介)机构在技术转移方面起到突出作用,如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形成的紧密联合体,在上海科技创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推动科技与资本相结合的综合配套系列服务中起到了龙头作用。这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从无到有,从单纯的技术中介发展到科技、资本、人才、管理和市场等配套综合服务系统,经历了初步发展、形成网络、构筑系统、完善体系等几个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协调,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技术服务和咨询成为技术转移的主要方式。技术服务在长三角地区技术转移中占有较大比例。以2004年为例,长三角地区吸纳的技术合同中,技术服务占合同总数的45.0%,上海市、江苏省的相应比例为55.2%和48.4%,高于全国44.9%的平均水平。技术服务的交易额增幅较快,2004年为62.1亿元,同比增长81.5%,其中技术服务全国的比重达16.3%。在技术咨询方面,浙江省较为突出,达到吸纳技术合同总数的44.1%,远高于全国21.2%和长三角地区30.6%的平均水平。
二、对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启示
1.技术市场发展需要各级政府持续有力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的政府曾学习借鉴了上海市技术市场的经验,但收效不显著。除经济与科技发展环境的差异外,政策力度与体系建设与长三角地区的差异是重要原因。各地政府可结合本地的技术资源与企业需求,加大对技术市场的支持力度。如规定技术产权交易必须在产权交易场所登记,或规定一定规模以上的技术交易必须通过技术市场管理机构登记;对主动通过技术市场交易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如技术评估补助、信用担保(审查)资助等。
2.加强区域技术转移信息网络平台建设
建议政府整合区域技术转移信息资源,实施分类管理。对于独立技术转移机构建立的网站,加强协调,促使其互相间建立链接;对于政府资助建设的公益性技术市场、技术交易等相关网站,及时更新和补充科技成果信息,将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取得的成果信息在网上免费公开。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利用展示会、交易会等形式,在科研机构密集的地区积极开展网上技术市场宣传推介工作。
3.对企业参与的科技计划项目,应将技术转移情况纳入验收考核指标
作为技术的直接需求方,企业成为技术转移体系的核心和动力。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没有或只有非常单薄的科研力量,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普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技术支撑,科研单位又难以承担工程化的大量投资和风险。随着企业作为我国技术创新主体这一战略目标的确立,需要相应明确企业在技术转移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以企业需求带动技术中介发展,活跃技术市场。建议对有企业参与的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将计划成果转移情况作为项目验收考核指标。
4.通过技术服务加快技术转移的辐射效果
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形式的技术转移,具有成本低、交易方式灵活等优点,有助于技术应用方与供给方的沟通,也可以以技术服务为契机,进一步促成技术开发或技术转让。建议在区域性技术转移体系中,采取税收优惠、构建技术服务信息平台等措施,拓宽技术服务渠道,以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活动扩大技术转移的影响和效果,培养技术市场新的着力点。
10/10/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