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企业素质与文化基因》,是目前研究企业文化的一本好书。它以独到的见解回答了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层次问题,对于突破企业文化建设瓶颈,构建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非常值得一读。
突破瓶颈的理论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重视,但实践中又感到许多茫然与困惑。一位记者在调查后发问,难道企业文化仅仅是“道具手枪”?我认为这种情境不是先进文化的尴尬,而是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尴尬。首先,企业文化管理思想是舶来的,它的内核———人本理念———要在中国土壤生根,就必须同中国共产党主导的主流文化思想,同中华文化传统进行基因层面的优化组合。然而,有的人对人本理念还抱着某种拒斥态度,更多的人则是不知道怎样对多种文化的基因进行优化组合,因而组合总是拼盘式的,是混合而不是化合。第二,先进的思想不应该只停留在少数精英的头脑里,还需要通过群众化、社会化活动使这些信息得到传播,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然而,许多人对经营管理的现实问题往往就事论事,没有依文化逻辑将先进理念根植于人心,使许多美好的文化宣言成了表面文章。而《企业素质与文化基因》一书则揭示了企业文化基因的属性、特征、系列、组合规则和传承与变异的机理,并且以此为基石开创了基因工程方法。这些理论突破为人们解读基因编码和进行基因重组提供了理论工具。
勇开先河的机理解说
这本书的论点可以用“一二三四五”加以概括。“一”是一把锤子———基因论,作者试图用这把锤子敲开企业文化这颗核桃,探究其内部的结构和机理。“二”是双管齐下,即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必须情理并重,“情”指情商,“理”指认识模式。“三”是指文化素质的“三性”,即活性、良性和变异性。“四”是指基因的“四化”,即进化、退化、分殊化和融合化。“五”是指企业文化机理的五个层次,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核是文化力,文化力的内核是文化素质,文化素质的内核是企业理念,企业理念的内核是价值元素组合,价值元素组合的内核是文化基因。
企业组织有生命,它的生命力由活力、自制力和变异力构成,体现为活性、良性和变异性三种文化素质,活性表征企业的市场状态,良性表征企业的社会状态,变异性表征企业适应环境和进行繁衍的状态。“三性”健全的企业才是好企业,否则就是病态企业,不但自身难以生存发展,还会贻害社会。所以,我们应当自觉地实行基因的重组,不断地推动进化,防止退化。
文化基因工程的开篇
企业文化基因客观存在,能够把握,我们就可能而且应该吸取生物基因工程的智慧,对企业生命体进行操作,在基因水平上防病治病,选育良种,像袁成隆培育杂交水稻一样培育卓越的企业素质。这本书的第八章解答了基因工程操作层面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现状评估方面,回答了进行素质诊断的标准和探测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工程设计方面,回答了基本的操作程序,对价值元素进行选择和排序的要领,文案设计应追求的境界。在企业教化方面,回答了基因病态的主要症状,在基因融合中化解冲突,弥合歧见,使先进理念内化于心的方法。在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回答了企业文化价值元素网,元素的品性和源流,中国企业文化的百年流变、价值流运动的文化逻辑,介绍了构成“三性”的9个上游元素。在领导者人文素养方面,回答了提升领导者人文的重要意义,领导者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构建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路标
关于企业文化的“中国基因”,该书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企业的文化资源应当是多元化的,既有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核心的主流文化,又有以普适价值观为核心的人类文化,既有中华传统文化,又有现代公民文化。在其看来,目前关键的工作就是,把这些资源通过优化组合形成理想的“合金”结构,使企业素质表现出健康向上,持续进步的状态。这是一个气势宏大,开放广阔的思路。
(书评人:华锐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21世纪中国企业文化实践与探索丛书》主编,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主编)
9/2/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