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方向、创新资金、创新团队、创新机构、创新力量组合等因素相互作用成为制约企业创新的关键所在。
企业在自主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能否发挥好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因此,必须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问题。
企业自主创新方向的选择
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首先要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选择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创新之路。企业不能为了得到国家的一些政策优惠,而不顾自身创新能力的大小,盲目上项目,这样做不但不能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反而会带来巨大的成本,甚至是企业的倒闭。
从技术的产业布局考虑,企业自主创新有三个方向:
传统技术方向。企业产品为传统产品,主要生产技术已基本定型,很难有突破性提高。企业的技术目标主要是降低单位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形成生产和技术标准、完善售后服务等。企业选择传统技术方向,并不等于摒弃技术进步,而是基于传统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发展和创新可能是缓慢和不显著的,但长期的积累会产生惊人的效应。
高新技术方向。高新技术是一系列新技术、新领域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一般来说,高新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一个是高新技术本身的产业化。
混合型技术方向。创新的方向也会以混合形态出现,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一个同时涵盖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新产业。
从技术使用用途考虑,企业的自主创新有两大方向:
克服负效应的技术开发。主要是从一种新技术产生的社会不良后果出发,力争将负效应转变为积极效应。在技术开发中,技术上获得成功但总体上遭受失败的教训不胜枚举。比如20世纪40年代,米勒发明了高效杀虫农药DDT,获得了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但到了70年代,DDT引起了严重污染,人们不得不停止生产这种农药。克服负效应的技术开发,主要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减少产品的有害性,增加产品的适应性从而开拓市场。
需求满足型技术开发。主要是致力于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扩大产品的花色品种,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将各种领域的新技术向日用消费领域转移,从而换取巨大的经济效益。除了关注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外,还应关注技术对需求的推动作用。
从技术含量状况考虑,企业的自主创新有三个方向:
独创型技术开发。是指对基础研究的应用、发展与拓广,是建立在成熟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的技术开发。独创型技术开发往往形成的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一个国家要成为真正的科技大国和经济大国,必须在这一领域投入主要力量。
综合型技术开发。是指利用现有的技术,创造出具有新功能的生产能力以及新产品。在新的科学技术原理没有突破的条件下,谁能把已有的科学原理综合起来,谁就能出奇制胜。
引进吸收再创新型技术开发。是指在引进或模仿技术领先企业的技术后,不断加以改造,进行技术的再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技术的本土化改造;二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完善运行中暴露出的弊病;三是在引进技术获得成功后,开发层次更高、性能更优、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和产品。
企业自主创新资金的来源
企业无论选择何种技术来源都必须支付相应的代价,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自主创新资金。因此,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必须制定合理可行的技术资金筹措战略。企业筹措技术资金的途径很多,大致有以下5种。
利用自有资金。企业的自有资金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企业的科技经费,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企业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科技活动。二是企业在长期良好经营中形成的积累,尤其是历年营业利润形成的大量现金资产。企业可以利用现有主导产品的盈利来支撑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实现永续经营。但是,企业进行新技术开发仅仅利用自有资金是不够的。
利用银行贷款。企业可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来进行新技术的开发。但技术项目风险一般都比较大,很难保证到期产生收益。银行出于稳健经营原则,发放贷款时往往要求苛刻,以致技术创新企业一般很难获得贷款。
吸收直接投资。技术开发风险大但收益高,企业可以找到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
吸收风险投资。初创期或成长期的高技术企业一般都有某一项成型的技术,但要将这种技术产品化并推向市场,仍需大量的后期研发资金和市场开拓资金。企业在很难争取到银行贷款或直接投资者时,可以争取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资金。
企业自主创新团队的组建
任何技术都是通过技术人才创造出来的,企业如果能够吸引和拥有大量的技术人才,就等于掌握了技术创新的核心资源,即使暂时缺乏资金和设备,经过努力都可以寻找到合作伙伴,最终实现技术创新。
企业的技术人才是需要组建成团队的,具体而言,技术团队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技术创新研究人员,也就是专门从事技术创新的专业人员;二是工程师队伍,也就是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跟踪技术的现实运行过程;三是技术工人群体,也就是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操作人员。
技术创新研究人员需要具备三种基本素质:一是对现有技术状况非常熟悉;二是对技术的市场效益非常清楚,包括技术的市场竞争能力、市场收益、市场成本等;三是具有创新能力,能够有新的思维和创新手段。这类技术与经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极为短缺的。
工程师队伍在技术的具体操作和技术管理上具有很强的优势,连接着技术创新研究人员和技术工人群体,是促进技术优势形成的重要的技术队伍。不过,现在很多工科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下车间,甚至选择转行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导致工程师队伍缺乏。
技术工人群体是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实际操作者,他们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目前,我国企业中缺乏技术工人,限制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加大专门技术教育的培训力度。
企业自主创新机构的建设
企业的自主创新是通过有效的技术创新机构来实施完成的。一般把能使知识变成技术的现代化实验室称为技术创新的孵化器,也就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主要机构。没有一流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再出色的技术人才也不可能创造出新技术。因此,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必须重视创新机构的建设,为技术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实验室的建设,需要形成实验室经济。实验室经济应该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实验室可以吸引社会投资,是一种多元化的投资载体,投资者不需要了解实验室的机密,也不需要干预实验室的运行,只需要追求投资回报。二是运行企业化。实验室的运行是一种企业的经营过程,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核心,是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不是一种没有经济活力的行政机构。三是分配效率化。实验室的分配原则强调效率,而不强调公平,优秀的科技人员是高收入者,各种要素充分流动,从而保证分配效率的持续可行。四是产出技术化。实验室生产的并不是某种产品,而是技术,将技术创新作为自己的主要产出目标。五是主体市场化。实验室是一个市场主体,将满足市场需求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即使是国家保密的实验室,也可放开自己的市场,因为市场所需要的是某种技术,而不是要了解实验室的秘密。六是发展社会化。实验室不是一种自我封闭的体系,而是与社会各界有着充分的联系,包括资金联系和市场联系,为社会上的各种客户和各种投资者服务。
企业自主创新力量的组合
企业的研发力量既包括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也包括企业外部的一些或松散或紧密的科研人员,他们可能属于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或其他企业。企业在进行技术研发时,要根据具体研发项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技术力量组合战略,从而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技术研发力量。
企业的研发活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渐进性的研究开发。企业在技术突破和重大课题研究方面投入很少,主要是从事技术改良和开发,目的是利用好现有的技术设备,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这类研发所需的技术力量一般不高,且与生产过程联系紧密,企业可以主要依靠内部研发力量完成。二是根本性的研究开发。企业在各种技术研究和开发上的投入巨大,尤其应注重在技术突破性研究方面的投入,力图开发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对整个企业的技术水平进行根本性的提升。这类研发对技术力量的要求比较高,企业需要考虑如何组合各种技术力量完成研发。
一般来说,有以下三种技术力量组合方式:一是自我开发模式。一些技术力量雄厚,处于世界技术领先地位的大型企业往往采用这种模式。二是社会力量开发模式。当自我开发力量不足或根本不具备时,一些企业求助于社会技术开发力量,包括政府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其他企业等。这种开发模式成本低,同时技术水平高,很多科研机构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是,企业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保密性差,所获得的技术与最终推出的市场化产品可能存在较大距离。三是综合开发模式。企业保留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同时最大可能的利用社会开发力量,进行各种各样的合作开发方式。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合作创办新的研究机构、临时性技术联盟、联合组建项目攻关小组、人员交换培养等。
6/13/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