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国外工程起重机发展趋势
锦州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丁中立
摘要:本文对国外工程起重机市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外工程起重机厂联合的情况,着重阐述了国外起重机的发展动向,对了解世界工程起重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工程起重机 市场 发展
1 国外工程起重机市场分析
近20年世界工程起重机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RT(越野轮胎起重机)和AT(全地面起重机)产品的迅速发展,打破了原有产品与市场格局,在经济发展及市场激烈竞争冲击下,导致世界市场进一步趋向一体化。目前世界工程起重机年销售额已达75亿美元左右。主要生产国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世界顶级公司有10多家,世界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日本/亚洲和欧洲。
美国既是生产工程起重机的主要国家,又是最大的世界市场之一。由于日本、德国起重机工业的迅速发展及RT和AT产品的兴起,美国厂商曾在60~70年代世界市场中占有的主导地位受到削弱,从而形成美国、日本和德国三足鼎立之势。近几年美国经济回升,市场活跃,外国厂商纷纷参与竞争。美国制造商的实力也有所增强,特雷克斯起重机公司的崛起即是例证。
特雷克斯起重机公司前身是美国科林起重机厂。1995年以来,通过一系列的兼并活动,已发展成为世界顶级公司之一。年销售额从1992年的5000万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7.71亿美元,1999年有望突破10亿美元。
日本从70年代起成为工程起重机生产大国,产品质量和数量提高很快,已出口到欧美市场,年总产量居世界第一。自1992年以来,由于受日元升值、国内基建投资下降和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年产量呈下降趋势。年总产值从1991年约5100亿日元下降到1997年的3100亿日元左右,1998年又比1997年下降1/3以上。1998年日本工程起重机总产量为25560台,其中,RT产品2087台,汽车起重机820台,履带起重机692台,随车起重机15032台,其他两类机种共7029台。RT产品年总产值达550亿日元,为各机种之首,其次为履带起重机,约400亿日元。
1991年日本5t以上的轮式起重机市场总销售量达6700台,目前日本市场年需求量为3000台。
欧洲市场是潜力很大的市场。欧洲各工业国既是工程起重机的出口国,也是重要的进口国。德国是最大的欧洲市场,其次为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在德国AT产品市场份额中,利勃海尔占53%,格鲁夫占16%,德马泰克占14%,多田野和特雷克斯各占10%和5%。
2 国外工程起重机行业澡的联合风潮
起重机制造业中的联合之风与汽车业很相似,在汽车行业中,通用汽车、福特、雷诺、宝马、梅赛德斯、大众等大公司都走上了联合之路,这两个行业的世界市场已日趋一体化。欲在成熟的世界市场获取市场份额并保持增长,捷径是购买竞争对手,其长期目标是争夺世界市场的支配地位。在起重机行业,打入世界市场即意味着进入北美、日本/亚洲和欧洲三大市场。
世界顶级公司都对世界市场具有强大影响力,但迄今还没有一家公司在上述三大市场取得主导地位。有4家公司已在两大市场建立了根据地:格鲁夫和特雷克斯在北美与欧洲;多田野在亚洲和欧洲;住友建机在亚洲及北美。
格鲁夫、特雷克斯和多田野公司是通过收购竞争对手进入欧洲市场的。格鲁夫先是在1984年吞并了英国柯尔斯,而后在1995年购入德国克虏伯。特雷克斯公司于1995年兼并了法国PPM和意大利Bendini公司之后,近几年又收购了其他一些欧美公司。多田野在1990年吞并了德国法恩公司。住友公司在1986年收购了美国林克.贝尔特公司。
利勃海尔和德马泰克公司都向美洲和亚洲出口起重机,加藤公司也将产品出售到欧洲。但起重机生产本地化要比依赖当地代理商能创造更多机会,多田野和加藤这两家公司产品相似,汽车起重机底盘也相同,但多田野海外投资多于加藤公司,因而在增加出口、改善国内市场萎缩带来的困境方面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多数厂商在争夺上述市场的同时,还努力扩大产品系列。格鲁夫公司的汽车起重机和RT产品具有竞争优势,购买克虏伯公司后,在AT产品方面也颇具实力,该公司还准备生产履带式起重机。马尼突沃克公司已在履带式起重机行业居支配地位,但也希望在其他起重机产品领域取得相同影响力。
以往起重机厂商的某些合作,大多集中于营销协定或许可证贸易协定。许可证贸易要比全面并购方式开展早,风险也小,在行业中已有先例。但按许可证协定进行制造,往往在期满后因产权争议而告终。特雷克斯与日本IHI公司有历史联系,在50年代科林起重机厂取得了IHI桁架臂技术,至今特雷克斯还提供涂装American Crane公司产品标志的IHI履带式起重机。有人会将特雷克斯-IHI的合作看作许可证贸易行得通的例证。但此类协定难以持久,其结果无非是特雷克斯要求加强对IHI公司的控制,或者谋求独立生产履带式起重机。IHI目前尚未建立北美市场份额,仅起分承包商作用。英国格鲁夫公司从1999年开始销售神钢履带式起重机和城市型起重机。
多田野和日立建机公司在1978年签订的相互提供产品、扩展双方产品系列的合作协议,收效不大。在国内市场萎缩情况下,日立建机于1999年2月宣布,将再次考虑扩大流动式起重机生产与销售领域与多田野的合作。而多田野公司则希望能拥有一家美国制造基地,但目前时机尚未成熟。
拥有多种类产品可使收入多样化。特雷克斯公司既经营采矿设备又经营起重搬运设备,起重搬运设备包括AT和RT产品、汽车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塔机、叉车、伸缩臂式搬运机、高空作业车及随车起重机。林克.贝尔特公司基于其生产挖掘机的经验,成为首先将液压技术应用于桁架臂式起重机的厂商之一。但目前住友公司已将其在日本和美国的起重机与挖掘机企业(包括林克.贝尔特)分开,其依据是起重机和挖掘机属于不同行业。利勃海尔既生产挖掘机,也生产流动式起重机和塔式起重机,还在爱尔兰生产集装箱搬运起重机,各企业均为单独实体。
卡特彼勒公司自拥有伸缩臂式搬运机厂商JCB公司后,已进入起重机行业边缘。但估计在未来几年中,这种设备的产量及品种不会有大的飞跃。
利勃海尔还从未参与过联合或兼并洽谈。该公司通过与Schiller公司签订的独家经销协定,将产品打入北美市场。但假如德马泰克公司与美国合作伙伴结盟,利勃海尔也不会坐视,可能会在弗吉尼亚洲纽波特.纽斯市生产起重机,利勃海尔在该地区设有一家挖掘机厂。
兼并活动并不局限于流动式起重机行业。1998年,波坦公司在与Wolff公司的联合谈判失败后不久,购买了BKT公司。波坦公司已兼并了包括BPR-Cadillon在内的多家公司。特雷克斯公司则购买了Peiner和GruComedil两家塔机公司作为其侧翼。而Muhibbah公司也拥有了Kroll和Favelle Favco公司股份,Pekazett公司并入了Wolff公司,Linden公司和Comansa公司也走上了联合之路。
3 国外工程起重机发展动向
3.1 发展超大型起重机
由于各重点工程向大型化发展,所需构件和配套设备重量不断增加,对超大型起重设备的需求日趋增长。1992年200t以上伸缩臂式起重机的世界销量为90台,到1997年增至130台。德国厂商在起重机大型化发展进程中处于领先地位。世界市场中150t以上的大吨位起重机多数是由利勃海尔和德马泰克公司提供的。利渤海尔LTM1800型是目前世界最大的AT产品,起重量800t,安装超起装置后型号变更为LTM11000D型,最大起重量增至1000t。该机售价550万美元。1998年推出的LTM1500型(起重量500t)售价为540万德国马克。上述三种机型在行驶状态需拆下吊臂等装置分别进行运输。
德马泰克公司1997年推出的AC650型安装超起装置后,最大起重量可从650t增至800t。该机售价500万德国马克。AC650是目前世界上起重吨位最大的整装式伸缩臂起重机,行驶状态不需拆下吊臂分别运输。
住友建机、多田野和加藤公司曾于1989年相继推出360t汽车起重机。住友建机在90年代开发出80t~250t共4种AT产品。多田野也在90年代相继推出100t~550t共6种特大型AT产品。加藤公司则研制成NK5000型500t汽车起重机。目前日本生产的特大型起重机仅在国内销售。
3.2 “迷你”起重机大量涌现
起重机向微型化发展,是适应现代建设要求而出现的新趋势。10年前开发的神钢RK70(7t)是世界首台装有下俯式吊臂的“迷你”(Mini) RT产品。目前下俯式吊臂已成为“迷你”起重机的重要标志。这种新概念设计已成功移植到德马泰克AC25(25t)和加藤CR-250(25t)等较大吨位起重机上。
小松公司曾在90年代初、中期相继推出了装有下俯式吊臂的 LW80(8t)和LW100-1(10t)“迷你”RT产品。该公司还曾于1993年和1997年分别推出了另外两种别具特色的LT300型(4.9t)和LT500型(12t)“迷你”RT。据资料介绍,LT300型与LT500型是世界首批装有全自动水平伸缩副臂的轮式起重机。它们将轮式起重机公路行驶能力与专用伸缩臂架技术融为一体,且具有塔机功能,可越过屋顶或其他障碍物靠近作业面,能替代小型自行架设塔机或大型折叠臂式随车起重机。
3.3 伸缩臂结构不断改进
利渤海尔LTM1090/2(90t)和LTM1160/2型(160t)AT产品,采用了装有“Telematik”单缸自动伸缩系统的卵圆形截面主臂。这种卵圆形截面主臂在减轻结构重量和提高起重性能方面具有良好效果。目前卵圆形吊臂已列入利勃海尔新产品标准部件,装有世界最长的7节84m卵圆形截面主臂的LTM1500型(500t)AT产品,也采用这种单缸伸缩系统。格鲁夫开发的单缸伸缩系统要早于利勃海尔公司,但格鲁夫早期采用的单缸伸缩系统伸缩速度较慢。此外,德马泰克大吨位起重机主臂也采用卵圆形截面。
格鲁夫GMK6250(250t)和GMK5180(180t)两种AT产品,采用了装有双销双锁自动伸缩系统的U形截面主臂,伸臂速度较快(平均9m/s左右)。伸缩系统由电子式起重机操作装置控制,可将主臂自动伸至各种选定臂长。据报道,美国谢迪.格鲁夫工厂将采用德国工厂的主臂制造技术,原有梯形主臂将被淘汰,原因是焊接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
3.4 数据总线技术得到应用
利渤海尔LTM1030/2型(30t)是世界首台装有数据总线管理系统的高技术双轴AT产品。该机采用CANBUS(控制域网总线)技术,完成发动机-传动系统各功能块之间的数字式数据传输和电子控制。CANBUS总线及电气、液压、绳长和风力等数据又被输入到LSB控制装置之中。LSB控制装置是Liccon起重机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可对整个系统数据流及监控特性进行编程。采用数据总线管理系统,可降低起重机油耗及排放值,简化布线,提高整机可靠性与维修方便性。目前已有多种新机型装有LSB系统数据总线(包括LTM1500)。格鲁夫GMK6250和GMK5180也采用了数据总线技术。
3.5 静液压传动起重机进入市场
首台静液压传动起重机是原克虏伯公司1992年研制的双轴KMK2035型(35t)AT产品。瑞士Compact Truck公司1993年推出的双轴CT2(35t)AT产品是世界第一台投放市场的静液压传动起重机。意大利Rigo公司在1994年推出了RT200(20t)静液压传动RT起重机。随后Compact Truck公司在1997年推出了两种采用静液压传动的3轴CT3(70t/80t)全地面起重机。该机装有8节7.1m~40.5m主臂,最大时速75km/h。 采用静液压传动,上车发动机既可驱动起重装置,还可驱动行走装置。此外,可将发动机横向安装在上车回转式操纵室后部,起到整体式配重作用。据介绍,某些机型采用静液压传动后,可大约减重1/3。
3.6 混合型起重机得到发展
过去10年中日本RT产品居世界领先地位,许多产品装有传统型号不具备的适于公路行驶的驱动装置,因而可在日本公路合法行驶。这样就促使用户对欧美制造厂商也提出了新要求。据报道,1997年世界RT产品总销量达5000台,其中日本生产了2800台,美国为1250台。
起重机工业中出现了许多新概念设计。Compact Truck公司双轴CT2型(35t)、三轴CT3型(70/80t)和2000年将推出的4轴/6轴CT4型(110t/150t)AT产品,打破了传统驱动模式,采用静液压传动,装有下俯式主臂,整机结构紧凑。
德马泰克双轴AC250型(25t)、加藤双轴CR-250型(25t)AT产品和格鲁夫3轴 ATS40型(36.3t)全地面汽车起重机也属于混合型起重机,前两种机型又称为城市型起重机。
3.7 汽车起重机也在不断发展
为与RT和AT产品抗衡,汽车起重机新技术、新产品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汽车起重机在英、美等国市场的复兴,使人们对汽车起重机产生新的认识。几年前某些工业界人士曾预测,RT和AT产品的兴起将导致汽车起重机的衰退。日本汽车起重机在世界各地日益流行,以及最近格鲁夫、特雷克斯、林克.贝尔特、德马泰克等公司汽车起重机的产品进展,已向上述观念提出挑战。随着工程起重机各机种间技术的相互渗透与竞争,汽车起重机会在世界市场中继续占有一席之地。
3.8 随车起重机产销量不断增长
80年代末和90年代,国外随车起重机发展极其迅速。世界年总产量已达10万台左右。发展趋势是向多功能、大型化发展,已开发出装有6~8节伸缩臂的产品。液压系统油缸压力已达30~33MPa,比10年前约提高50%,从而导致油缸尺寸的缩小,可在油泵规格不变或略有减小的情况下,提高油缸工作速度。遥控装置也有可能获得更广泛的使用。随车起重机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进一步侵占小吨位流动式起重机的部分市场。
3/30/2004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