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管理热潮的兴起,首席信息官(CIO)应运而生,它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的政府部门,发展至今,已成为现代企业中一个定义清晰、职能明确、不可或缺的决策人群;作为舶来品,CIO在与中国传统的企业体制融合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烙上了鲜明的中国特色,这群贴着“中国”标签的CIO的情况,比起他们同宗同源的美国兄弟,要复杂许多,仅从衍生出的称谓就可见一斑,从IT经理、信息中心主任、到业务支持总经理,无所不包。这些中国造的CIO们,林林总总的头衔之下的真实状态到底如何呢?《信息周刊》于今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007年定义CIO调查”,调查结果揭示了中国CIO阶层的构成和发展状况。
在此次调查中,550位受访者提交了有效问卷。参与调查的人都表示,他们实际承担了所在机构的CIO的职责,而数据显示,他们之中,CIO的比例为12%,副总裁的比例为2.5%,可以说真正名实相符的CIO不到15%;比例最高的职位是“IT经理/信息中心主任”,接近30%;由分管业务的副总裁、总经理兼任CIO的公司也不在少数,达到12.7%。
关于CIO的名分之争近年来炒得颇为火热,我们经常听到的理由是从CIO人群的职位分布可以看出很多中国的CIO还处在部门经理级别,而未能进入决策层,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要提高CIO的影响力,争取话语权,首先要正名。但事实上,就如同在穿T恤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已经成为全球首富的今天,还要根据一个人的衣着来判断他是否富有一样,不考虑中国的企业、机构本身的复杂情况,仅从头衔分辨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CIO也是不客观的。
“信息中心主任”是CIO最典型的中国面孔,焦民目前就在这样一个职位任职。焦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下称人教社)的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掌握着每年2,000万元人民币的IT预算,直接向常务社长汇报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人教社的信息化建设一直在出版业界保持着最领先的位置。焦民事实上扮演了一个事业单位CIO的角色。
作为担负着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出版工作的事业单位,人教社的例子也许太不典型。但也说明,尽管目前国内企业/组织内部CIO机制还不成熟,但问题并不能靠虚设CIO这样的职位来解决,重要的是企业或是组织机构对于商业科技角色的界定。事实上,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对IT依赖程度较高的行业企业,对商业科技已经给予了高度重视,尽管在组织架构的建立、职位设置上并没有采用西方体系,但事实上也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中国特色的IT组织架构。
施建华是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江苏移动)业务支撑中心维护室主任,他所在的部门负责公司业务支撑中的软硬件维护,而在这个中心,还有开发室、综合管理室等好几个和维护室平行的部门,各自负责不同的工作。施建华向业务支撑中心的一位副总经理汇报工作,而业务支撑中心的总经理实际上承担了江苏移动CIO的角色。
IT就是生产工具
和电信运营商一样,银行等金融服务业企业也高度依赖商业科技,“IT在工行就是生产工具”,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信息科技部副经理张艳的这句话让她北京大学CIO班的许多同学都羡慕不已,因为这句话意味着商业科技在企业所受到的重视以及CIO可能产生的影响力。事实上,张艳所在的信息科技部在全国的员工就超过1万人,而她目前负责的信贷系统开发小组也有几十个人,这可能相当于许多规模不小的企业全部IT员工的总和。
确实,企业对于商业科技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在行业整体对商业科技的依赖程度。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这对于任何一个行业的企业都是利好消息。因为在未来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更加无常的商业环境中,商业科技对于企业的影响在未来只会越来越大,从锦上添花的装饰变为企业生存、发展、取得成功的必须。未来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CIO可以理直气壮地说:“IT在我们公司就是生产工具!”
上述这些“中国特色”的CIO展现了强势的一面,但问题也不容忽视。与这些架构完善、职能细分的公司相比,调查还发现了另一种相反的倾向,即“一人分饰多角”的现象,这样的情况通常出现在一些小型或初创型的企业。担任了CIO角色、占参与调查总人数比例为12.7%的副总裁、总经理中就有不少属于这样的情况。
宁波昂振光电子有限公司(下称昂振公司)是一家成立3年的外商独资企业,员工规模30人左右。该公司并没有专门设置CIO的职位,外包了一部分日常运营维护工作,另一些具体的IT建设目前由一位做业务的项目经理兼管,他的教育背景是计算机专业。公司一位姓王的副总经理在负责财务的同时,实际上也承担着CIO的职责。
昂振公司的做法代表了很多规模尚小的初创公司出于节约成本、效益最大化的考虑所做出的选择。而作为一家提供移动终端和蓝牙传输设备等产品的成长型高科技公司,深圳市格沃科技有限公司的IT建设和维护是由技术部从事方案开发的员工兼任的。总经理古国元认为最为高科技公司负责业务开发的员工有能力同时承担企业内部IT建设的工作,而目前公司规模还小,设置CIO的职位反而会使高效的扁平化管理架构变得复杂,而工作还是同样的班子在做,凭空增加了管理难度,提高了成本,得不偿失。
尽管如此,采访中几乎所有的老总都承认,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CIO机制就会成为必需;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必然也会有一批人从各种各样的岗位上成长为CIO。
修行在自身
不管是商业环境还是企业环境,对于CIO群体的成长、发展、成熟都至关重要;但具体到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个人就必须学会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此次调查发现,中国的CIO在目前职位上的任职时间平均不到4年,集中在3年左右。超过一半的调研对象的年龄在25岁到35岁之间,25岁到45岁的人数超过了调查总人数的9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CIO的情况,《优化》(Optimize)杂志2005年针对CIO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CIO平均年龄为48岁,从业经验22年,平均的行业经验达14年之久。事实上,CIO是一个对经验要求非常高的职位,精通技术和业务已经不是容易的事情,而要将两者完美整合,除了知识之外,经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梅花香自苦寒来”是经验积累过程的最佳注解,一些成功的中国CIO,他们的职业发展道路本身也证明了这一点。
焦民1987年入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开始从事计算机教程的编辑,平时也懂一些电脑知识,于是被调任负责出版社的信息化工作。他的工作从建立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始。在这个过程中,焦民从一名编辑,到计算机室的普通员工,再到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直到现在的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很多“中国制造”的CIO都有过这样一路走来的经历,复旦大学信息办公室主任宓言永一句最朴实的话却也是其成功的真理:“我干什么事情都钻得进去。”正因为“钻得进去”,在宓言永教授的带领下,复旦大学用最少的投入做出了最大的成效,最早在全国高校中实现了校园卡系统,远程医疗、机房报警等也都在高校系统中名列前茅。而6年时间,宓言永这个兼职CIO则把“副业做成了主业”,成了商业科技专家。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CIO是技术背景,不过,实际采访中,像焦民这样从业务岗位一步步走上CIO岗位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宓言永一直从事的是核物理研究,在负责复旦大学IT建设的同时,他还一直在核物理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
而张艳,在调入总行信息科技部之前是中国工商银行湖南常德分行的行长,负责大企业信贷,这样的背景不但没有阻碍她在信息科技部的工作,反而成为了一种优势,“我们从来不缺发技术出众的人才”,张艳表示,长期从事信贷业务的经验,对业务流程的了解正好弥补了做系统开发工作的同事在业务方面的弱点。
从企业在CIO的选拔任命的倾向上,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看出业务经验的重要性。60%的CIO是从公司内部提拔的,而这种提拔,对信息技术类和公司业务类的管理人员都是机会。调查显示,从公司内部上升到目前职位的人当中,有接近20%此前任职于业务类岗位。因为公司很清楚,一个优秀的CIO,技术出色不是充分条件,对于公司业务、流程、包括文化的熟悉也都非常重要。
5/15/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