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是产品从一个阶段能够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优胜劣汰的选择方式。例如:设计阶段,设计师从一定数量的草图、想法中选择出具有价值的草案进行设计细化,从而进入评审阶段;再如:销售阶段,消费者比较货架上的产品,从中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进行购买,从而进入使用阶段。
在此,本文想探讨的就是:处在设计阶段的产品,为什么比?谁同谁比?比什么?比的依据是什么?进而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产品设计中的比较选择。
一、 为什么比?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显而易见的,比较就是选择最" "的。问题就在于:只要在引号内放任何特定概念,都将这个问题片面化、简单化,很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只有将笼统的概念放入引号内似乎没问题,例如:比较就是选择最"正确"的。(当然,笼统的概念还有:最"好"的、最"佳"的、最"优"的等)。这样认为,也只能是似乎没问题,实际上还是存在问题,问题就出在无论做何种努力,都将获得的是相对比较而言的东西,根本不可能达到"最"的程度。当然"最"可以是范围之内的"最",随着范围的扩大,被选择的"最"将很可能不再是"最"。
因此,以上回答"为什么比?"的方式是存在问题的,这将涉及到"谁同谁比?""比什么?"及"比的依据是什么?"等几个方面的探讨。个人以为:"为什么比?"回答应该是"获得相对恰当且有比较优势差异的对应关系"。这句话有三层涵义:
1、首先是被选择的方案(或产品)与某种消费需求之间是能够形成对应关系的;
2、这种对应关系是相对恰当的;
3、这种对应关系与原来已有的对应关系之间的差异是具有比较优势的;
二、 谁同谁比?
构思--比较--筛选--确定--构思延伸--再比较--再筛选--再确定--,这就是设计阶段不断进行的设计选择过程。为了获得相对恰当且有比较优势差异的对应关系,"谁同谁比"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比较与消费需求之间已经建立对应关系的现有产品之间的差异。针对这些对应关系,分析其优越性、有效性及合理性,并就造成不同对应关系差异的原因进行尽可能详细的剖析;
2、比较与消费需求之间有可能建立对应关系的构思方案之间的差异。针对这些对应关系,分析其优越性、有效性及合理性,并详细剖析对应关系是否相对恰当。
3、比较已经与可能建立对应关系的现有产品与构思方案之间的差异。确定有可能建立对应关系的构思方案是否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
三、 比什么?
比实用有效、
比品味格调、
比造型风格、
比人机协调、
比结构成本、
比时尚流行、
比质量安全、
比审美情趣、
比技术含量、
比环保健康、
比价值趋向等等,
将一个设计细化,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进行比较。而每一方面又可进行更深一层的比较,例如:就产品造型方面,比例、材质、色彩、甚至有时候就一条曲线的曲率也可能花很长的时间进行比较推敲。
但是,比较一定是综合的比较,单纯比较美不美、先不先进、超不超前、便不便宜等等都是毫无意义的比较。同时比较一定是对应关系中的比较,如果将具有针对性的消费需求割开,只对产品本身进行差异化的比较,无疑也是毫无意义的比较。因此,比什么的回答应该是:"比更恰当且更具比较优势的产品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四、 比的依据是什么?
从具体比的方面看,无疑这将涉及到艺术、科技与经济三方面众多的学科,因此比的依据就是这些众多学科经过长时间形成的各种理论。显然,每一种理论都有其相对严密的逻辑构成,如果离开这些理论的支持,恐怕即使一个再简单的产品也很难成形。然而,当我们依据这些理论,进行一个具体的产品设计与评价时,我们会发现有时候矛盾是如此的不可调和。
艺术说:"这样才够品位;"
科技说:"这样根本不可能实现;"
经济说:"这样肯定有人喜欢,就是成本高了卖不动;"
科技说:"这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革命性新技术;"
艺术说:"我会将其人性化;"
经济说:"可惜市场推广有难度;"
经济说:"市场存在恶性竞争,我们只有想办法再降成本;"
科技说:"再降就不可能保证质量了;"
艺术说:"我不干了!"
从大方面看,不可避免的矛盾来自艺术、科技与经济三方面。因此,赋予艺术性、科技性及经济性的设计,其目的就在于解决和调和矛盾。在此,要说比的依据是什么,回答应该是"价值工程"。具体的做法就是统一价值体系,明确产品定位,从而有一个权衡利弊、解决矛盾的相对标准。作为一个设计师,即使你习惯于站在艺术的角度看问题,首先也要能够理解与兼顾科技与经济角度的意见,当然,最终的目标就是你要习惯于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或许,真正能够站在经济的角度看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将是一个设计师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五、 产品设计中的比较哲学探讨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一切都是在比较中得到认知的,比较始终是在类别中进行的,即:同类比较,异类往往很难比,然而所谓的异类也只是相对而言,这里就涉及到坐标系的问题,即划定范围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某个坐标轴上,异类可以成为同类而得到比较。
所谓的同类比较就是发现比较对象的差异性,也就是说将同类异化的过程,如果这种异化超出原有的范围,就形成了异类。反之异类比较实际上是同化的过程,即寻找共同点,如果这种过程进入某个范围,自然异类就会被转化成同类。
因此,比较是同化与异化共存的过程,如果主观在比较之前,先判定是同类比较,自然比较更多的是异化的过程,如果主观在比较之前,先判定是异类比较,自然比较更多的是同化的过程。前者比较的结果是发现差异性,后者则寻找共同性。
产品设计的过程更多的情况是将同类异化的过程,即主观能动地将主体与同类之间产生相应的差异性,同时这种差异性必须在产品与消费需求对应关系的价值判定中处于优势地位,方可获得被选择的权利。因为比较的最终目的是做出选择,选择的结果就意味着优胜劣汰的竞争。但产品设计的过程同时还存在将异类同化的过程,即主观能动地将主体与异类之间产生相应的一致性,同时这种一致性同样必须在产品与消费需求对应关系的价值判定中处于优势地位,方可获得被选择的权利。无论同类异化还是异类同化,我们的目的均是如何获得相对恰当且有比较优势差异的对应关系。
5/11/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