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是目前汽车界追逐的主流,就汽车生产线特性而言,精益生产(丰田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福特生产方式)最大的区别就在前者采用的是混线生产方式,后者采用的是相对批量的生产方式。在实现精益生产方式的生产组织上,条码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功不可没,正是由于在生产组织上极其频繁和多样化的应用这项技术,混线生产所需要的各项数据、各环节的配合也才得以真正的实现和贯穿起来。
从汽车生产技术应用的角度来讲条形码与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基础数据的采集
这一点在大多数使用条码技术的行业和企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样在精益混流生产组织上,基于生产管理的决策,需要采集大量的辅助生产数据。比如用于统计某一零部件一定时期的使用量,一定时间内产品的生产完成量、出库量,以及作为一些历史记录或者凭证性的记录等等。这些都是采用简单的通过数据读取条形码的方式,再通过辅助系统进行自动计算,从而达到这一目的。
精益的独特之处在于,精益生产中,除了进行以上的基础数据采集之外,更多的则是应用于进行E-KANBAN信息的读取和转换。E-KANBAN是一种以电子条形码技术为载体的信息卡片,是从看板发展衍生而来的术语,主要是为达到准时化的采购体系、进行零部件的库存管理进而使用的以信息为载体的道具。它的信息内容会根据使用地点、方式、使用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通,一般来说主要包含零部件的代号、存放地代码、最小批量、箱数、供应商代码、物流路线代码、使用部位代码等等信息,通过对这些系统的读取——扫描,进行系统处理之后,就很容易进行库存的管理,知道生产线上用了多少,部品进来了多少,有那些制约条件,什么时候该利用下一批货物,什么时候开始往生产线上运送,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缺货或者溢出(零部件过多)等等,E-KANBAN通过组织这些信息通过分配给各自不同系统进行数据抽取和分析之后,进行辅助决策和系统的自动调整,再与物流相结合实现准时化的外物流供货体系。
二、实现生产指令的按需传送
混流生产,在生产模式上,最主要的一项难题就是如何实现生产线上不同的生产指令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形式和恰当的内容传送给需要该项指令的作业人员和自动设备。这也是精益生产方式应用条形码的独特之处,将汽车生产线按照工序的不同分为若干个区域,一般而言汽车从焊装开始就形成了流水线的生产模式,经过涂装后到达总装,最后进入品质检查,在这期间需要充分的利用各阶段的信息数据流,由于各生产制造车辆在生产线上都具有唯一“身份”,每一辆车都存在个固定的规格和制造相关信息,这时需要定义车辆的唯一制造参数,通过条形码和数据交换技术从数据库提取相关信息,采取自动触发的形式将车辆完成某一工序后,后工序需要的信息通过数据库系统中转的形式传达给后工序,通过情况下以生产指示的形式进行输入或输出,同时利用系统自动累加的功能也可计算出某一工序一定时间的完成量和效率等等。
例如,当车辆涂完以后确定进入总装顺序后,通过固定的出发器装置与固定在车辆上的电子条形码或数据储存装置进行自动读取的形式,将车辆形式信息传回给车辆数据库系统,车辆数据库系统自动提取该车型规格车辆在总装所需要装配的零部件规格以及品质检查系统中相对应的检查参数,通过车辆数据库系统再传送给总装零部件准备工序和品质检查中各检查设备所对应的参数,这样就利于充分利用车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信息,通过厂内物流的合理设计就形成了所谓的“零部件自动分拣”系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益生产方式。
再比如,在混线生产的情况下,焊装车间的焊接机器人需要接受到车辆种类的相关信息后才能自动判断执行生产样什么类型的动作,这样也需要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的模式来进行,通过车种信息系统与机器人间的数据交换的形式,按照车辆一定的布置和生产顺序来进行生产,事先使信息通过两个信息载体的形式进行传达和自动识别,从而形成自动化的生产体系。
所以条形码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应用是形成精益生产方式的基础,正是由于它具有读取简单方便、数据不易丢失、使用成本底、存储读取简便等等特性才使得在车辆生产过程中被大规模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条形码识别技术与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结合的特性使汽车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信息流得以集中,通过系统抽取和发送相关信息的形式进行再分配,这样使车辆生产更有效的按照精益生产方式进行。
4/22/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