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宗矿产贫矿资源状况
大宗矿产是指需求量很大并且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矿产。本文所及的大宗矿产主要包括铁矿、锰矿、铜矿、铝土矿、磷矿等。
贫矿,也称低品位矿,是相对于高品位的富矿而言的,世界各国并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一个国家贫、富矿品位标准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矿产资源状况和采、选、冶技术水平。贫矿既是一个技术上的概念,又是一个经济上的概念。在技术上,贫矿指因矿石品位低现行采、选、冶技术还不能利用的矿产资源。在经济上,贫矿可以理解为因矿石品位导致开发利用经济效益差的矿产资源。
我国许多重要的大宗矿产资源,贫矿多、难选矿多、富矿少,这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我国铁矿储量中,贫铁矿占铁矿总储量的98.1%,其它如铜矿、铝土矿、锰矿、磷矿、硫铁矿等也是这种情况。在我国大宗矿产未利用的矿产地中,未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矿石品位低。我国铁矿、锰矿、铜矿、铝土矿、金矿、磷矿等大宗矿产查明资源储量中,富矿所占比重很少,而贫矿所占比重甚高,低品位贫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力。 表1 我国铁矿、锰矿、铜矿、铝土矿、金矿、磷矿贫矿所占比重
(图片)
备注:富铁矿品位≥48%;富锰矿品位≥28%;富铜矿品位≥1%;富磷矿品位(P2O5)≥30%;富金矿品位≥6克/吨
*为三水型铝土矿1.铁矿
截至2003年底,全国铁矿石查明资源储量为576.62亿吨(矿石量),绝大部分为贫矿,富铁矿石查明资源储量仅有10.85亿吨,仅占全部铁矿查明资源储量的1.9%。
我国铁矿查明资源储量平均品位约为33%,与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的铁矿资源相比,品位相差很大。从我国铁矿查明资源储量吨位—品位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我国绝大部分铁矿品位在25~40%之间,占我国铁矿查明资源储量的81.2%;品位在25%以下的查明资源储量,占我国铁矿总查明资源储量的4.6%;品位在40~48%之间的查明资源储量,占我国铁矿总储量的11.5%;品位大于48%的富铁矿查明资源储量,仅占我国铁矿查明资源储量的1.9%。(图片)
图1 我国铁矿资源吨位-品位分布图我国未利用的大中型铁矿查明资源储量265.60亿吨,其中品位小于35%的铁矿查明资源储量222.69亿吨,占了83.8%,品位大于35%的铁矿查明资源储量42.90亿吨,占16.2%。品位大于48%的富铁矿查明资源储量2.95亿吨,仅占1.1%。
2.锰矿
截至2003年底,我国锰矿查明资源储量71167.6万吨(矿石量),其中富锰矿查明资源储量3723.8万吨,仅占我国全部锰矿查明资源储量的5.2%。
全国锰矿石平均品位只有19.6%,其中,品位大于30%的富锰矿石查明资源储量只有3723.8万吨,占我国全部锰矿查明资源储量的5.2%。氧化锰矿石平均品位23.0%,碳酸锰矿石平均品位20.5%,锰铁铅锌(共生)矿石,平均含锰14.5%。我国锰矿石物质组分杂、矿物颗粒细而难选,锰矿石中磷、铁、硅、钴、镍等含量高。
在我国未利用的锰矿查明资源储量18605万吨中,其中碳酸锰矿石15176万吨,占81.6%,氧化锰矿石2663.4万吨,占14.3%,锰铁铅锌(共生)矿石765.6万吨,占4.1%,未利用的锰矿大部分为难选冶的碳酸锰矿石。我国锰矿未利用大型矿产地查明资源储量,其中品位低于25%锰矿查明资源储量12825万吨,占94.0%。(图片)
图2 我国锰矿资源吨位-品位分布直方图3.铜矿
截至2003年底,我国铜矿查明资源储量6708.73万吨(金属量),其中富铜矿(品位>1%)查明资源储量2045.11万吨,仅占我国全部铜矿查明资源储量的30.5%。(图片)
图3 我国铜矿资源吨位-品位分布直方图我国铜矿查明资源储量平均品位为0.87%,其中,斑岩型铜矿床的平均品位为0.55%,低于智利、秘鲁的1.0~1.6%;我国砂页岩型铜矿床的平均品位0.5~1.0%,低于刚果(金)、赞比亚、波兰的2.0~5.0%。
我国未利用的铜矿查明资源储量为2759.4,占全部铜矿查明资源储量的41.0%,平均品位仅有0.45%,仅略高于铜矿工业品位;其中品位低于1%铜矿查明资源储量2079.54万吨,占89.6%。
4.铝土矿
截至2003年底,我国铝土矿查明资源储量254540万吨(矿石量),居世界前列;但与世界其它国家铝土矿资源绝大部分(86%)为三水型铝土矿资源不同,我国铝土矿资源98.8%属于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低铝、高硅、低铁、低铝硅比。2003年我国生产铝土矿1625万吨,生产氧化铝611万吨,铝土矿与氧化铝之比为2.6︰1。
5.磷矿
截至2003年底,我国磷矿查明资源储量163.64亿吨(矿石量),其中基础储量39.02亿吨,资源量为124.62亿吨万吨。我国磷矿富矿(P2O5≥30%)查明资源储量13.83亿吨,占全部磷矿查明资源储量的8.5%。
我国未利用的磷矿查明资源储量为57.47亿吨,P2O5平均品位只有14.4%,而。P2O5品位大于30%的富磷矿查明资源储量不足0.6亿吨,占未利用的磷矿查明资源储量的1.0%,我国未利用的磷矿查明资源储量几乎全部为贫矿。(图片)
图4 我国磷矿资源吨位-品位分布直方图贫矿资源利用是保障资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1.矿产资源贫富分布不均是全球规律,并且从总体上世界矿产资源是以贫矿为主
我国矿产资源资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贫矿多富矿少,特别是铁矿、铜矿、锰矿、铝土矿等大宗矿产富矿更少;其实这也是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大国的共同特点。除少数国家对少数几种矿产具有优势外,大部分国家的许多矿产具有贫矿多富矿少的特点。
中国铁矿石平均品位仅为32%,然而,中国并非是世界上唯一的以贫矿为主的铁矿资源国,其他几个铁矿资源大国,都是以贫矿为主。前苏联铁矿储量占世界第一位,平均品位只有36.9%,工业储量中富铁矿只占14%。美国的铁矿石质量与中国相类似,其铁矿的平均品位只有30%。加拿大铁矿也相当丰富,但以贫矿为,铁矿石平均品位只有34.4%。北欧铁矿大国-瑞典的铁矿石平均也仅47.5%。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为46.7%。只有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和委内瑞拉等的铁矿资源国矿石的在60%以上,但它们所拥有的储量只占世界总储量的29%。全球2/3的铁矿储量都是中低品位的贫矿。
锰矿也由类似情况。乌克兰作为世界第二大锰矿资源国,探明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1%,仅次于南非,但其锰矿储量的70%为碳酸盐型中低品位矿石。在世界主要锰矿资源国和生产中,只有南非、加蓬、巴西、澳大利亚等是富产含锰37—52%的高品位矿石的国家,它们生产了世界锰矿石的60%。铜矿也是类似情况。世界上只有智利、赞比亚、刚果(金)等国家的铜矿品位较;而其他铜矿资源大国,如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等其铜矿品位与我国相近,也是以贫矿为主。
2.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必然遵循由富到贫的规律
实践表明,人类社会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总是从富矿开始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高品位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开发利用的方向逐步转向低品位贫矿,使矿石的开采品位逐渐降低。
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基本上只利用富铁矿石。据统计,1951年前后世界一些主要产钢国家自产铁矿石的平均品位是:美国49.5%,前苏联52%,加拿大54.5%,瑞典60%。由于资源质量较差,英国和法国的开采品位更低一些,分别为30%和33.5%。随着富铁矿资源的枯竭,各国铁矿石开采品位迅速降低:前苏联在1955年为50%,1960年为44.5%,1970年为37.3%,1988年只有33.4%;美国铁矿石开采品位下降更快,1965年降至27.75%,1970年降至24.87%,1980年降至20.7%,1990年到19.67%。
世界铜矿开采品位下降幅度更大。以美国为例,自1750年以来的250年间,所采铜矿的可采品位由16%降到0.5%以下,下降了32倍。据统计,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铜矿平均品位由1950年的18.5%,1960年降为1.33%,1970年为1.09%,1975年又降至0.9%。(图片)
图5 美国200年来铜矿床可采品位示意图(引自:USGS,2001)另一大宗矿产-铅锌矿的开采品位也是成倍下降。1950~1980年30年间,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等国的重要多金属矿区,铅的平均品位从3-5降至1.5—2.0%,锌从8—10%降为4-6%。
3.充分开发利用贫矿资源,是各国实现矿产供应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解决境内资源供应不足,无非两种途径,一是利用国外资源,二是充分利用国内贫矿。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贫矿资源,已成为不少国家摆脱对外矿产资源严重依赖的重要战略措施。
美国是世界上主要产钢国之一,虽然铁矿资源不少,但铁矿石品位一般不超过30%。为了尽可能降低对进口富矿的依赖,并且实现长期以来坚持的对铁矿石进口依赖程度不超过消费量1/4的目标,始终重视开发利用国内的贫铁矿石。据了解,1952年美国可以直接装运销售的富铁矿石产量曾占到其原矿总产量的55%,到1978年已下降到2%,自此之后,就全部开采贫铁矿石。由于高度重视贫铁矿石的利用,2000年美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仅为20.5%,远远低于2002年我国的49.3%。
巴西没有大型沉积型富磷矿床,主要磷资源为含磷品位较低的火成碳酸岩型磷灰石矿床。巴西所需磷矿主要依赖从美国、摩洛哥和突尼斯大量进口的磷块岩矿石。1978年巴西解决了磷灰石选矿技术,到1984年产量达到385.5万吨,成为世界第六大磷矿生产国,磷矿石自给能力由1979年的64%提高到90%。
芬兰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也主要依靠从摩洛哥、前苏联等国家和地区进口磷块岩矿石。解决了本国的含P2O5品位仅3.5%的碳酸岩型火成磷灰石矿床的利用问题后,磷矿石生产能力达到74万吨,基本满足了本国需要。
国外利用贫矿资源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政府重视是开发利用贫矿保障
由于资源条件的劣势和技术水平的制约,开发利用贫矿资源成本相对较高,如无特殊政策,企业往往不愿涉足。但许多国家政府从国家利益和资源供应安全的角度出发,往往制定一些优惠的政策鼓励国内贫矿资源的开发利用。
美国政府为充分利用本国的贫铁矿,保障铁矿石供应的安全,在过去几十年中,采取了多项措施。就在二战结束后的第23天,美国总统哈雷S杜鲁门向国会提出了充满激情的请求,其在1945年9月6日说,“我们已经从地球上拿出了铜、铁矿石、钨和战争所需要的每一种矿产,而没有考虑未来供应问题。……[现在],我们必须做出努力来发现新矿床……,而且我们必须为了工业应用来开发新技术,以使大量低品位矿石……可以投入生产”。
美国主要有两项重要的联邦政策来保证维持美国铁矿石的稳定供给。
《国防生产法案》使铁燧岩利用技术增加了铁矿石供给1950年美国国会根据1950年的《国防生产法案》(1950年9月8日通过),授予杜鲁门总统战争时期特权。其中包括“鼓励战略性矿产和金属的勘查、开发和开采”。之后,杜鲁门命令其内政部部长奥斯卡·查珀曼“制定和推动扩大产能和产量并供给国家安全所必须的物质和设施的措施”。根据《国防生产法案》,在矿产生产方面,政府新增了四项权力:(1)发放贷款和对贷款进行担保;(2)购买原材料和建立储备;(3)在私人矿山和工厂安装设备;(4)允许矿业和制造业资本投资加速折旧。第四点即加速折旧引起了铁矿石矿业公司的高度关注。在美国《内部收益条例》中加入了“应急设施摊销”章节。取代了用20年时间进行核销的制度,对于经过特别许可的资本投资中的主要部分允许用5年时间进行核销,以为安全目的增加产能。美国很快就同意铁矿石铁燧岩生产厂商可以加速折旧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同时,在扩大工业产量的驱动下,国防生产署实行了历史上最大的抵税行动,这项措施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铁燧岩的矿石的开发。
《国防生产法案》推动了铁燧岩球团矿的加工进程,使美国的铁矿石工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目前,美国铁矿石产量中98%以上的产量都是精选或经团球化处理的铁燧岩。40年代和50年代对资源耗竭的恐惧因为该技术上的突破而缓解,《纽约时报》中把这种技术上的突破称作为把“破岩石变成富铁矿”的“灰姑娘的故事”。
《约翰法案》保护了大湖地区的铁矿石船运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1920年《约翰法案》的出台。《约翰法案》规定“除了在美国建造的船只中以及由美国公民所拥有的船只中以外,任何其他船只中的商品不得在美国的两点间通过水上运输”;而大湖地区航运量的近50%是铁矿石。
密歇根大学教授Peter J. Kakela博士在应美国商务部要求提交的报告中,总结了美国能够保障铁矿资源安全的几个要点,其中之一就是联邦法律、国防生产法案刺激了新技术开发,进而大大地增加了国内铁矿石储量。需要注意的是国防生产法案至今仍在延用;另一部联邦法律,即《约翰法案》,保护了大湖的铁矿石运输通道。
德国为充分利用本国褐煤,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1)限制煤炭进口量,为国内生产的褐煤开辟市场,需求不足部分才由进口煤来弥补。(2)在焦炭问题上,政府与钢铁公司和煤炭公司达成了协定。规定在1988以前,钢铁厂必须从国内购买所需的全部焦炭和煤炭,政府则对钢铁公司给予补贴(炼焦煤补贴);(3)政府促成煤炭公司与电厂达成“燃煤发电协议”,根据该协议电力部门将把它在国内市场购买的硬煤数量从1981年的3500万吨标准煤提高到1990年的4500万吨标准煤,并一直保持到1995年;而发电成本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差额,通过向用电户征收税款(即所谓“煤芬尼”抽税方法)来弥补。
法国政府为了发挥本国的煤炭作用,也采取过一系列的政策,如增加煤炭工业投资,对烟煤和无烟煤生产实行补贴(每生产1吨煤补贴155法郎)和调整煤炭价格(政府先后六次提高煤价,每次调整的幅度平均为百分之八左右)。
南非政府对黄金项目在税收、补贴等多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特别是对因品位问题而产生的亏损矿山和边际盈利矿山更是予以资助,以便延长其寿命。
加拿大尽管油气资源丰富,但政府十分重视用政策激励企业开发本土的低品位资源。早在上世纪中叶就着手开发油砂和稠油,到2015年由低品位资源中生产的石油将占到总产量的一半。
2.发展先进的矿业技术是利用贫矿资源的根本
近几十年来,虽然世界上许多国家矿产开采品位逐渐降低的,但生产出的商品矿的品位产量却不断提高,保障了世界经济发展。这应归功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采选冶技术的不断创新。特别是近20多年来,不少重大的采、选、冶新技术的出现,为更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利用低品位贫矿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可以说没有先进的矿业技术,就不可能有贫矿的的突破。这些技术包括现代采矿露天技术、溶剂萃取-电积铜技术(SX-EW)、黄金堆浸技术、溶浸(地浸)采铀技术、先进的铬铁矿选冶技术
我国贫矿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1.现状
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我国贫矿利用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独创发明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矿业科技成果,如超稠油和特稠油开采技术、开发利用低品位铁矿的磁团聚重选技术等,并将它们及时推广,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国也大力引进先进的矿冶技术,对我国铜、金、铀等矿产的开发利用发挥了重大作用。
(1)部分油田稠油的开采技术已居世纪领先水平
我国石油资源并不十分丰富,生产条件和富集程度又不能与中东等地区相比,有相当一部分资源是低品位贫矿资源。在原油低品位贫矿的利用中,稠油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近年来依靠科技进步,攻克一道道稠油开采技术和工艺难关,使油田至今保持在稳产状态。专家们认为,这些稠油开采技术已居世界领先水平。辽河油田已建成欢喜岭、曙光、高升、沈阳等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年产稠油、高凝油达800万吨,占辽河油田原油产量的2/3,成为全国最大的特种石油生产基地。目前,辽河油田稠油开采技术已扩展到中国新疆、胜利、河南等油田的10多个油藏区,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委内瑞拉、加拿大之后的世界又一稠油生产大国。
(2)贫铁矿选矿技术有所突破
我国从1978年开始研究以重、磁选相结合的磁铁矿选矿新方法,经过六年努力获得成功,这就是磁团聚重选工艺。该法大大提高了磁铁矿选矿的分选效果和选择性分离精度,明显地提高了磁铁矿石选矿的技术经济指标,使国内磁铁矿选矿从磁选-细筛工艺进入磁团聚重选工艺的新阶段,使中国磁铁矿选矿技术取得世界领先地位。
1984年完成磁团聚重选半工业试验以后,1985年首先推广到首钢矿业公司的水厂和大石河两个选厂,尔后推广到首钢矿业公司的密云铁矿,吉林通化钢铁公司板石沟铁矿以及河北、河南10多个地方矿山,1991年推广到全国最大的选矿厂——攀钢集团矿业公司密地选矿厂,均取得良好效果。
1988年,磁团聚重选技术获国家专利,1989年被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专利局联合授予首届中国专利发明金奖。1990年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
(3)湿法炼铜技术得到一定推广
我国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在云南大姚铜矿兴建了第一座氧化铜浸出萃取-电积铜厂。该矿后来陆续建成8座同类型溶剂萃取厂,1995年电积铜产量达到2800吨,居全国首位。接着云南牟定铜矿也建成年产电积铜1000吨能力的广通选冶厂及几座小型萃取厂,电积铜产量曾达到1600吨,居全国第二位。目前,小型浸出萃取电积厂遍布南方各省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萃取电积厂200座,年产铜大约5万吨。
我国现有的铜浸出萃取电积厂,主要处理对象也是砂岩铜矿和斑岩铜矿,个别的处理其它氧化铜矿,成分比较复杂,浸出的方式各不相同。与此同时,硫化铜矿的细菌浸出工业化也迈出可喜的步伐。江西德兴铜矿建成的溶剂萃取电积铜厂就是采取细菌浸出发。另外中条山铜矿峪铜矿、西藏玉龙铜矿、北方大型斑岩铜矿(多宝山铜矿、乌奴克吐山)也有条件建设溶剂萃取电积铜厂。
(4)中低品位铝土矿资源利用技术取得进展
在“八五”、“九五”期间,为解决我国中、低品位铝土矿有效开发利用,通过半工业试验或工业试验,取得了一批可工业利用的研究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1996年国家推出的《我国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新工艺技术研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中,“选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新工艺于1999年完成工业试验。在原矿铝硅比为5.9的条件下,精矿达到铝硅比11.9,精矿氧化铝回收率86.45%。技术经济分析表明,与混联法相比,能耗下降50%,建设投资减少16.4%,总成本降低8.86%。选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新技术,被列入2001年度国家《当年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5)金矿堆浸技术有成功经验
我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也开始引进和研究堆浸技术提金。首先在辽宁省丹东虎山金矿进行小规模试验性生产,试验成功后,相继在河南灵湖、银洞坡,云南墨江,河北崇礼,内蒙古赤峰等地金矿推广应用,均取得满意效果,为我国低品位含金氧化矿的开发利用开辟了道路。由于堆浸技术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投资少、见效快,目前,我国在10多个省区建有30多个堆浸点进行堆浸生产或小型实验。我国的经验表明,原矿品位高于3克/吨的矿石不应该采用堆浸法,否则就成为一种浪费资源的作法。据有关专家的统计资料,我国采用堆浸法每年生产的黄金在万两以上(仅河南省堆浸生产的黄金累计产量已为1.3万两)。
(6)溶浸技术生产的铀已占四分之三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地浸采铀的实验研究。在1980年的全国采矿工作会议上,铀矿原地溶浸采矿已被公认为我国建国以来采矿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我国先后在广东、黑龙江、云南进行过试验,1987年云南腾冲381矿地浸采铀成功以后,又在新疆伊犁512矿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已形成相当的生产能力。我国目前正在生产的6个铀矿山,就有5个采用地浸、堆浸或原地破碎浸出的溶浸技术,占目前全国生产铀矿山的80%以上。利用溶浸技术生产的铀产量在全国总产铀量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由1990年的15%,增加到1998年的70%。
2.问题
(1)还形成国家层面上鼓励贫矿利用的政策体系
(2)采用新技术开发利用贫矿的规模不大。如湿法炼铜的铜产量仅5万吨,占精炼铜总量的3%,而2002年世界湿法铜产量260多万吨,占精炼铜总产量的17%以上,智利和美国湿法铜产量分别占其本国同年精炼铜产量的56%和40%以上。黄金堆浸规模一般为1000—3000吨矿石,万吨级较少。
(3)成本还不完全合理。如选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新技术增加了选矿成本,目前还难以为铝企业所接受。
(4)与国外相比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如国外湿法炼铜可以处理铜矿石品位降至0.2—0.3%,最低只0.04%,而我国还难以做到。在金矿堆浸方面,国外在20世纪80年代就可处理品位低至0.28克/吨的矿石,而我国目前也还难以做到。
我国贫矿资源利用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加大贫矿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将扩大我国的矿产资源基础,促进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资源约束。为此,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体制、新机制。建议设立国家贫矿资源利用的相关协调机构,建立国家贫矿资源利用科学技术研究专项基金,用于支持重大贫矿利用技术引进、研制和推广;设立贫矿资源利用专项计划,重点支持一批贫矿利用示范工程;开展新一轮大宗矿产贫矿资源调查评价。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鼓励贫矿资源开发利用的优惠政策措施,研究探索开发利用贫矿资源的投融资新体制、经营管理的新机制和有关的经济政策,保障贫矿资源利用落到实处。
1.成立贫矿资源利用的专门协调机构,建立低品位矿产资源利用专项计划
建议在国土资源部成立贫矿资源利用的专门协调机构,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在资源、技术、政策、投资上进行统一协调,形成利用低品位矿产资源的整体格局。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开展新一轮贫矿资源调查评价,并建立低品位矿产资源利用专项计划,促进贫矿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研究和技术引进和推广。
2.健全贫矿资源开发利用法律法规
在《矿产资源法》的修改中,进一步明确对贫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制定指导贫矿资源利用的法规,通过法律法规保障贫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3.做好矿产资源规划,制定有利于贫矿利用的资源政策
以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位基础,建立统一协调、层次分明、功能配套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树立循环经济、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理念,将贫矿资源利用纳入矿产资源规划体系中,并进一步纳入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推进计划中。通过实施贫矿资源利用专项计划,推进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组织修订《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将贫矿资源纳入国家综合利用优惠政策范围。对低品位矿资源开发利用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矿山和矿产品加工企业利用贫矿资源。
4.修改完善矿产资源利用指标体系
修订现有矿产资源工业指标,将矿石品位、边界品位降低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尽可能多的利用贫矿资源。按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要求,勘查、评价和开发利用贫矿资源。
5.健全贫矿资源利用的激励机制
加大对低品位矿产资源利用试点示范项目的支持。通过减免税收、财政支持、价格调节、技术推广等措施,支持矿山企业开发贫矿资源。在国家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建立正常的资源保护和贫矿资源利用基金。其次,国家主管部门应对“低品位矿石”做出明确的数值界定,对矿山企业开发利用低品位矿石和尾矿处理的这部分矿石免征所得税、资源说和资源补偿费。为减少地方政府利益的干扰,保障这项政策的落实,建议将大型典型骨干矿山税费管理集中到省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管理。对矿山企业实施该项税费优惠政策,可以鼓励和刺激矿山企业在经济、技术允许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回收矿产资源。
6.建立稳定的科研队伍,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
建立稳定的科研队伍,持续对贫矿、呆滞矿、难利用矿的利用技术研究,对重大采选冶技术、矿产综合利用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等进行先导性和示范性研究与开发,开展矿山环境破坏治理与土地复垦技术与示范工程的研究与开发,积极开展非传统矿产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无偿向企业推广,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建议在现有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机构上,筹建国家贫矿资源利用中心,促进贫矿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发展和推广。组织全面掌握现代矿业开发技术的科技队伍,采用新的管理体制,对优先发展技术分阶段攻关,提供一批可供推广的科技成果。鼓励企业开展自主技术研发,组织技术推广。
7.做好科普工作,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科学普及、宣传教育,使公众了解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和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全民资源忧患和保护意识,提高公众执行资源国策的自觉性,推动贫矿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3/26/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