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五、六年的时间里,很少有那种管理思想能像“精确管理”那样得到如此多的关注,仅在2002年至2007年初,“精确管理”创始人栾润峰就被各高等学府、知名企业、培训机构邀请讲课近500场。我们还了解了一些实施“精确管理”企业,所涉及到各个部门、岗位的人员无一不交口称赞,大家普遍认为企业在实施“精确管理”后,所有成员真正实现了快乐、高效的工作。“精确管理”竟有如此大的魅力?
“精确管理”是将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栾润峰的管理思想与中华文化四者结合起来,经多年不断研究、总结的一套适用于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非常具体又易操作,可形成企业管理的流程具体化、管理参数量化和管理过程透明化。企业所有成员的工作在精确的、程序的、量化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从而使得企业的发展突破时空限制,实现高效运作。
其精髓是:掌握到每一分钟,控制到每一分钱,并让企业在提高办公效率的同时使员工快乐工作。
“精确管理”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和现象做了透彻的分析,并给出了十分合理的解决方案。下面是《精确管理》一书中提到的一个小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学习到了企业该如何积累以及积累什么。
美国一所大学有这样一个MBA教学案例,题目是过沼泽地。
教授选出40个学生来做这个案例,这40个学生中,有20个亚裔学生,20个欧美学生,每10人一组,共分为四组。案例的场地是一个有50米宽的广场,这广场的地上是铺砌的同样颜色,难以区分的地砖。在广场的边上有四间临时房屋,按照10个亚裔学生,10个欧美学生,再10亚裔学生,10个欧美学生这样按次序进入4个房间,房间彼此隔开,互相看不到,听不到。
教授对这些学生要通过的50米的广场设定了很多沼泽陷阱,每一组学生要通过的场地只有10条可能通向彼岸的路。学生在沼泽地探索行进过程中,一旦教授发出陷阱的指示,表示你掉进沼泽了,你要原路返回起点重新开始,你要是没有按照原路返回,错一步,将会罚一分钟。
案例分两种形式进行,一种叫并行,有一组亚裔学生队与一组欧美学生队进行。另一种叫串行,也有一组亚裔学生队与一组欧美学生队进行。并行的规则是10人同时过沼泽,10人互不影响,即:某一个人掉陷阱了,并不影响其他人。结果是将每人花费时间累加,花费时间少的队获胜。串行的规则是10人一个个串行过沼泽。在10人集中房间内叫出一名学生进行案例,其他学生在房间等待,他们既看不到,也听不到在外做案例的学生都在做什么。这一人到达对岸后,另一人才被叫出来进行案例,做完案例的学生人不能回到小组的集中地,要离开现场,无法交流自己的经验。最后案例的结果是:
并行:亚裔人队平均每人耗时27分钟,欧美人队平均每人耗时42分钟;
串行:亚裔人队平均每人耗时27分钟,欧美人队平均每人耗时5分钟。
结果很有意思,了解了四组的比赛情况后,就明白这个实验的价值了。并行的两队,总的来说,亚裔人灵活、聪明,胜了,每人赢了15分钟。串行的两队,亚裔人同样也很灵活,但结果是平均时间比欧美学生组多了22分钟,败得很惨。原来,在一个一个串行比赛中,亚裔人凭着各人的灵活、聪明,每人都花费差不多27分钟左右通过沼泽地,欧美学生队就不同了,他们第一个过沼泽的人,将自己过沼泽的路线都用自己身上的帽子,裤子,袜子等等在地砖上做好了标记,他虽然花费了45分钟,但为其他同学创造了好的条件,其他同学沿着第一个同学做的标记通过起来就快多了,这样他们大获全胜。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小组是20人,那么,对于并行的比赛,结果不会出什么大的变化,而对于一个串行过沼泽的比赛,平均耗时的差距会更大。
看过这个案例的中国人,当时会目瞪口呆,我们都怎么啦?我总是想着我们有聪明的脑袋,能随时解决我们所有面对的问题,不需要计划和积累。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每天处理的事情都非常多,也非常复杂。我们的大脑再聪明也无法记住所有的事情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不记录当期工作的习惯进行调整,改变我们的不良习惯,对今天的工作情况进行必要的记录,并在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总结与提炼,为日后的利用做好准备。
栾润峰指出的积累问题,是一个企业的员工如何能做到在昨天的基础上进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步的问题。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能做到在他昨天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在同事掌握的知识基础上不断进步,那这个企业的发展自然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类似的问题在很多企业都会存在,只是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或不知道该怎样解决。栾润峰把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一研究、分析、总结,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不过令他十分欣慰的是,“精确管理”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被众多企业和政府部门所推崇,目前应用“精确管理”的企业已超过5000家,并以大、中型企业居多,如中国电信、松下彩显、伊利、泰康人寿、迪信通等企业。我们有理由相信,“精确管理”一定可帮助更多中国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加快发展速度,在全球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4/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