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求时尚文化并非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现象,而时尚正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体现着大众的趣味,因而流行时尚蕴藏着巨大商业潜力和消费市场,设计师对时尚和大众趣味的正确把握利于设计上的不断创新,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可以这样说,时尚可以推动设计创新,反之,设计创新同样可以引导大众趣味,造就时尚。而产品时尚设计一方面可以促进消费,大众和企业都可受益;但另一方面,过度的追逐流行时尚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可能导致工业设计走入误区,最终走到设计的反面.因此,设计师必须明确何时应该顺应流行;何时应该造就时尚;何时应该逆流而行.本文将考察时尚变化和产品设计的相互影响,分析当代设计潮流中时尚所扮演的角色,探讨后工业社会时尚对设计的利害关系,希望于各位同仁有所启发。
主题词: 时尚文化 趣味 时尚设计 流行
引言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只要稍加留意我们身边空前丰富的各式产品,就不难发现,在它们的广告宣传词中都无一例外的使用了同一个词??“时尚设计”,时尚也从未象今天这样倍受人们的青睐。在网络或者电视中,有关时尚的话题也很是热门。从这些现象里,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们在基本的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后,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正在逐步提升,这也就意味着对商品除实用功能之外的精神功能的有更高要求。作为工业设计师,则应对消费者的这一“时尚需求”给予关注。
在有关情趣和品味历史的研究中,除了贡布里希(E. H. Gombrich)以外,艺术史学家都很少认真思考过这个重要的社会和历史问题。一般说来,他们对“时尚”一词都较忌讳,生怕沾上它会使自己的研究显得肤浅,尽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无不证明,时尚总是趣味变迁的主要动机。
1 古代时尚器物设计中反映的先民生活情趣
追随时尚之风,由来已久。有关时尚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对“时尚”的解释是“当时的风尚” 。对“风尚”的解释是,“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风气和习惯”。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都有其各自的时尚文化。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用兽骨来制作头饰、耳饰、项圈等饰品。装饰品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另一需求的产生,这就是对“美”的追求。人们常说爱美是人的“天性”,这种天性也许正是从人真正作为“文化”的人而产生时就同时存在了。从山顶洞人使用项饰等饰物起,作为原始先民的一种重要装饰,各种装饰一直流行于古代的各个文化之中。在新石器时代,各种装饰物更是原始先民不可或缺的文化物品。我国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之一黄河中游的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各种饰物,仅椎形、丁字形、和圆柱形的骨笄就有七百多件;用玉石、牙骨、贝壳制作的串饰已相当精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装饰品愈来愈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亦成为一大时尚文化景观。由此可见,人们对于时尚的追求源于对“美”的追求。
从制造技术的角度来讲,许多古代器物造型的美,都是由当时的工艺条件决定的。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的风俗时尚、宗教信仰的影响。就“三器”(陶器、青铜器、瓷器)而言,它们分别代表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制造和装饰工艺水平。原始先民相信“万物皆神灵”,把一切人工制品都视为有生命的东西,鸟有翅能飞,鱼有鳍则可游,弓、箭、器皿的“能力”都和它们形状的每一个细节相联系,如果它们的形状改变,那么它们的功能就不灵了。先民们的造物逻辑是“功能随从形式”。因而在彩陶的制作过程中兼顾实用和使用中的艺术感觉(主要是视觉和触觉),使器形综合了自然生命的形态,于静止中见线面的流畅,使造型纹饰衬合着人的生命活动,体现出一种韵律之美。铸刻于宫廷礼器??青铜大鼎和酒尊上的人面和饕餮神秘的目光,与器形相适合的夔龙、夔凤、神虎以神鬼的威严气氛笼罩着参拜者的诚惶诚恐。那种狰狞的造型与装饰给人的神秘与恐怖感,正是当时人们的神权观念和情感在器物形式中的凝固,并由此成为那个时代审美意识的物化。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得到发展的基础上,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在制作时,不仅要考虑它的使用功能,还要注重其审美趣味。使它既为生活使用品,又为生活装饰品。铜镜是我国古代照面修容的器物,在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已存在,但盛行还是在战国以后。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骑士之风,骑马射猎的风气也在这个时期展开。铜镜上饰以骑士斗兽场面便成为这一尚武时期的时尚之风。它以富有田野之风的大动作的造型塑造“适合”于有限的铜镜装饰面上,化作平面的图案装饰,刻画出人物和动物那原始性的、剧烈的、紧张的“动感”,具有高度生命情调扩散出的韵律感。而到了唐代则盛行花鸟画面的装饰,是唐人调鸟赏花等现实生活的写照。唐代盛行饮茶之风,因而瓷瓯便成为当时流行的茶具。在这一时期根据生活需要和饮茶者的趣味设计了不少新的器形。比如荷叶形碗,以仿荷叶为造型,碗面如出水芙蓉,边缘起伏,碗口坦张,追求自然生趣;形如盛开的海棠花的海棠碗,曲折多姿,造型优美。对这些工艺精致的茶具,当时的骚人墨客都留有许多赞誉诗篇,以表达喜爱与尊崇之心。通过这些制品,我们可以看出在漫长的手工艺时期古人对时尚的崇尚之风,通过这些信息载体,我们也能够粗略的了解古代时尚之风以及趣味的变化。英国著名的艺术史学家哈斯克尔(Francis Haskell)特别关注“趣味”与“时尚”的交叠作用。趣味和时尚的交互作用,促成了艺术风格的连续和断裂,构成了趣味变化的历史。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变化的呢?哈斯克尔(Francis Haskell)同意贡布里希(E. H. Gombrich)的观点,即一旦人们认识到,某种艺术风格不在适应他们所期望达到的目的,那么,断裂就会发生。
2 引导趣味,造就时尚;现代产品时尚设计应该是精神与物质的完美统一
从心理接受的角度上看,一种新式样设计的产品投放市场,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具有一定强度的新刺激。被公众认可的过程,其实是消费者对它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社会群体的适应和习惯由流行所致,而适应和习惯又会导致心理厌倦,厌倦正是流行时尚的“杀手”。所以时尚产品流行曲线是呈波浪式的。从这一点看,50年代美国商业性设计所采取的“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似乎是可行的。因为这种不断推陈出新的样式设计鼓励了人们对流行时尚的追求,制造出新的流行。符合消费者的这一心理过程。这一制度的积极倡导者厄尔等人认为这是对设计的最大鞭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并且在自己的设计活动中实际应用它。事实也证明厄尔的设计曾一度引导时尚潮流,并促进了汽车设计的进步。但是代价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消费者权益的损害。而这正是面对当今世界能源、环境、人口危机下设计之大忌,绿色设计,非物质设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课题.
另一方面,在这个商品空前丰富的时代,商品与消费者的关系正在发生的转变是,“吸引顾客兴趣”逐渐取代 “满足顾客需要”审美价值取代了实用性,成为产品的目的。顾客来到商场,因为它们有产品使用需要,这个每个人都明白;但是现在有另一种情况,顾客来到商场,只是来看看,他们可能会买些商品,也可能不买,这就要取决于那里摆放的商品是否有幸与它们的趣味相吻合。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到底是谁的趣味起支配作用——顾客的“普遍”趣味还是设计师的独特趣味?在哈斯克尔(Francis Haskell)看来,时尚与趣味是有本质区别的:趣味可无他人介入而存在,时尚则必然牵涉他人——不是自己跟从别人,就是设法让别人跟从自己。打个比方,如果哪位设计师设计出一套自认为“趣味”高雅的服装,但却不能使别人喜欢,那边是徒劳无功了。可以说,趣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独立与他人意见的东西,就如有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看见某件东西,他大可依据自己的判断,或说此物妙不可言,或说此物俗不可耐,根本不用顾忌他人是怎么想的,也不用去说服他人。时尚则不然。可见,趣味是、复杂的、多样化的。古老的格言说,趣味问题讲不清。这样讲或许不错,然而却不能抹杀趣味可以培养这个事实。在这一点上,设计师则应该首当其冲成为大众趣味的引导者。这就要求设计师要认真研究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而一种时尚产品又会导致习惯而丧失模仿的前提新奇感,于是走向时尚的终结,时尚的就成了不时尚。所以设计师在一件产品大规模流行之前,就有必要思考和策划下一次的新流行时尚。
如果有人问,当今世界哪种产品领导了时尚潮流,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iMac。1997年,当苹果陷入困境时,推出了外形美观色彩亮丽的iMac ,使苹果的利润直线上升。98年11月份的PC销售数据调查结果 表明,苹果公司的iMac电脑已成为第一大个人电脑畅销产品,并且是美国连续五个月位居畅销PC前五名的计算机品牌。 到1月,乔布斯自豪地宣布:iMac全球销量已经 超过200万台,几乎每三位新购电脑用户中就有一位购买iMac。美国《时代》周刊把苹果电脑评为1998年最佳电脑,因为“苹果电脑公司的iMac把Macintosh计算机的品牌从没落的边缘拯救过来, 并触发了一场因特网计算机方面的革命”。 (图片)
Fig1 诺基亚8310(图片)
Fig2 iMac苹果II型电脑将电脑带进家庭,Macintosh把我们从黑底绿字的指令世界解放出来,加速了电脑的普及化,而iMac又将我们带入了电脑时尚化、个性化的新时代。由于iMac电脑的巨大成功,使得众多电器公司纷纷效仿,制造出风格类似的产品,我们姑且称之为“iMac风格”。对比一下诺基亚最近推出的新产品8310,不难看出二者虽然不是同一家公司的产品,却类似同胞兄弟。而诺基亚的造型也同样领导了移动电话的时尚,一些个人移动电话生产厂商,如爱立信等最新推出的手机整体造型也越发接近诺基亚。当然,苹果公司也为此疲于和众多的模仿者打专利侵权官司。这可以算是现代商业社会时代追求产品时尚设计的“并发症”吧!iMac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应该归功于设计师对大众趣味的准确把握和对市场的迅速反应。
随着时代的不同和社会的进步,时尚已经包含了更多的更深层的含义。在英文中时尚(Fashion)本意是时装,然而现在时尚的含义早已超越了服装,手机、汽车、家居、住房都可以称时尚,时尚已演变成时髦、流行、凑热闹……时尚实际上已经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的代名词!美国时尚奖项于1981年设立,至今已经举办过19届。获奖的时尚工作者,包括演艺界人士、设计师、时尚编辑或专栏作家、时尚刊物,以及摄影师等等。这是整个美国时尚社交圈的一大盛事,它的影响甚至可以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媲美。一些顶尖的时尚设计师就已开始为下一个时代的流行寻找定位。设计师皮耶(David Pye)在他的著作《设计本质与设计美》中提出了一种观点,可称为“隔代情结”,是指年轻一代的成长总是受到上一辈的限制,至少感觉是这样的。因此父辈一代流行的式样总是与这些“限制”联系在一起,当然遭到年轻一代的摒弃。可当这一代人为人父母后,同样的过程又会发生。这时候,最小的一代人通常会重新欣赏祖父母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所以称为隔代情结。这一现象揭示了正是由于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式样交替,促使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都拥有了自己的历史意义。也才有了如此之多的时尚风格的出现。
时尚的真正意义在于探索、追求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变化。它并不能与风格划等号。风格是会褪色的,而时尚总是呈现着最新的风格。而现在所谓的“时尚设计”指的是对一个整体的流行趋势把握:不光只是单纯的衣服、鞋子、造型、摄影手法等,还包括流行产业、生活态度等整体的“概念”。于是,现在时尚已经被定义为流行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且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时尚对流行文化的影响。而就是这些影响引导我们的日常消费,并用新的态度对待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时尚可以离得很近,也可以离的很远。但面对现代人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追逐时尚的心态。设计师应该将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作为时尚设计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章利国 《现代设计美学》郑州 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8 p253
何人可 《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1
苏连第 李慧娟 《中国造型艺术》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 p242
李砚祖 《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2000 p8
曹意强 《艺术与历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1
1/28/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