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的回顾与产业现状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处在各种物资匮乏和风云多变的年代,国内纺织印染以中小企业居多,规模厂家少,有花生产能力的厂家屈指可数,且大多集中于上海、青岛、天津带。辊筒印花机一统天下,年产花布4—10亿米。工艺技术、操作模式沿用日本、英国;印花刮刀锉磨以日本式、英国式为技术标准;某些染化料、辅料需靠进口;花筒制作以手工缩小雕刻为主、照相电子雕刻为辅。产品在100em内。品种大多是纯棉印花平细布,小花大花吡叽,印花人棉、起绒布,印花鞋面灯芯绒等。除少量19.6texx]6.4tex(30x36)跳鲤和银河等品牌印花细布、起绒布、果子花布和手工印花丝织品出口外,大多为内销。一个花型1~3个色位,起定量一般约几万米到几十万米。
工艺采用还原、可溶性还原、不溶性偶氮、直接、酸性染料、涂料、活性染料进行直接印花,凡拉明蓝防士林拔染印花。
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在五六{年代建设的年产1亿米以上的北京、西安、郑州、石家庄四大印染厂相继正常投产;改革开放中,各省市又新建一批印染厂,使印花产业得到空前的扩展。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广东、福建等省市的规模、数量,远远超过了上海、天津。浙江、江苏、1U东更为突出,其花布产量占全国近80%。全国主要印花设备增至1040台,其中,辊筒印花机197台,平网印花机433台,2000年圆网印花机324台,印花布产量达20多亿米。织物幅宽向112cm以上宽幅发展,品种除纯棉外,新增棉混纺、涤棉、长丝印花产品。产品趋向小批量、多花色、快交货发展,一个花样五个以上配色,数量一般在10000m左右。
通过对70年代引进的圆、平网印花装备的不断改进完善和国产多种类型的配套材料问世,摆脱了国外技术、材料的约束。
如山东EMT经济型镍网的技术指标均达到当前国际先进第三代NOVA型要求;国产JRl01系列圆网感光材料以其质量、性能、价格的优势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取代了荷兰GRl01感光材料,并走出国门,得到东南亚国家同行的青睐。镍网制作和感光胶两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加快了圆网印花技术的发展速度,使之占花布生产总量60%以上。鉴于圆、平网印花技术装备性能和合成纤维织物发展,以涂料、活性、分散为主流工艺,应用直接印花。由于织物、品种、规格变化,大大拓展了印花产品的使用范围。
近年来,我国印染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370家,产量从1995年136.48亿米增加至2003年251.32{乙米,约占全球印染布总量30%;印染布主要六大类产品出口75.78亿米,同比增长35.30%。印花产业依托大行业的大好形势和自身产业不断整合、改造、技术进步,产业整体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产量、质量、花色品种、产品结构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2003年统计,我国拥有各种印花设备2000余台,其中辊筒印花机145-174台,圆网印花机610—630台,平网印花机1377台。除辊筒印花机外,70%圆、平网来自荷兰、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和国内印染机械制造佼佼者如上印机、黄石纺机、浙江印机等厂家。
具有如此先进数量设备的产能,使我国花布产量年年创新高,2004年达81亿米,同比增长33%。
外贸出口呈良好趋势,2004年出口7.4亿米,目前我国花布产量占全球30%以上,超过号称花布大国的印度,跃居全球首位,成为世界花布生产大国。
在花色品种上,随着纺织业和相关设备、化工等行业的发展,扩大了印花工艺设计,为产品开发创造了条件。拓展了在化纤、真丝、毛纺、麻纺,机织、针织、无纺等不同纤维原料的宽幅、特宽幅纯纺、混纺、并纱、交织织物上直接印、防拔染、半防半拔、罩印和同类染料防拔染、牛仔布拔染及不同染料交Y.212艺;并利用新材料开发具有不同功能、风格的特殊印花产品,如立体发泡、金银粉、珠光、钻石、变色、香味、隐形等用途各异的印花产品。尤其近几年采用先进的CAD/CAM系统和电脑分色、测配色技术;激光、喷蜡、喷墨制网技术;自动称料、调浆、数码喷射、转移、植绒印花等,使印花产品多样化、多元化。在设备上配备先进的PLC触摸屏,在线检测监控,减轻了劳动强度,优化厂生产环境,有利于质量控制,提高了生产重现性。此外,古老传统的于工蜡防花布在技术进步和设备升级下,从蓝白花与机械仿蜡防上升到机械真蜡仿监白花和多套彩色蜡防花布,很受非洲巾场欢迎,近几年出口量大增,在我国印花出口品种中一枝独秀。
在产品结构上,开发了各种新纤维织物印花工艺技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并在迎合各类衣着用布的同时,开拓了家纺用布市场。我国服装、家纺、产业用布三者之比从80:12:8发展为52.5:33:14.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区域凋整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大地激发厂家用纺织品市场迅速崛起,生产厂家达到4000余家。业内人士分析,原以提花织造为主,而今以印花占7%-8%的家纺产品,将与服饰平分秋色且有盖过衣着用量势头,成为印花产业经济增长的亮点。
2 我国印花产业与国外差距
进入全球贸易自由化无配额的时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前,我国纺织产业的水平止如专业人士所概括的“一流设备,二流产品,三流价格”。具体反映在产业整体水平低、创新能力薄弱,产品开发迟缓。先进国家从设计到生产的周期仅25天左右,我们需180—200天。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印花产品销往发达国家少,主要流向赞比亚、贝宁、肯尼亚、苏丹、伊朗、盂加拉、缅甸等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平均单价据2001、2002、2003年统计,纯棉、棉混纺花布分别为0.79美元/米、0.69美元/米,比国内同品种的染色布低0.3-0.4美TrY米,比进口同类产品平均价格低1.17美Tr_/米。在当前崇尚创新,注重质量和档次,讲究品牌的时代,企业竞争力不强,就有被挤出巾场的危机。
3 建议与措施
印花产品时尚性强,流行周期短,可选性大,属个性化的艺术+技术的纺织品。印花业发展和相关行业关联度高,难度较其它产业大,被视为纺织业的“瓶颈”产业。所以对行业发展、规划,需认真对待,要清醒地认识看待产业几十年发展取得的成绩,以客观的科学态度找准与国外的差距,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
3.1 以科学为先导,依靠科技提高产业整体水平
市场经济最大赢家不是靠低价劳动力成本,而是凭借科技和资本实力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开发创新能力。印花产业链中印花生产牵涉面广,工序多,除图案设汁、制网技术、印坯处理、工艺设汁、操作技术五个主要环节外,在日常生产中要合理选材,并要和上游、下游产业紧密配合,形成一个科学、先进、高效的产业链。在印花产品设计理念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借重先进科学技术,即时捕捉国内外信息,合理引进并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装备。大力推进设计、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印花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艺术价值,增加附加值,培育自己的晶牌。
3.2 重视产品设计、维护知识产权、倡导诚信建设
回顾上世纪80年代,涤棉混纺织物“的确凉”因透气、吸湿、排汗、抗静电性能不佳,穿着不舒适,而产品销售一落千丈,造成大批积压,严重威胁企业生存。面对困境,北京印染厂、北京第二印染厂图案设计人员利用涤棉、涤粘织物具有悬垂、飘逸、坚实耐用、洗快干的特性,配以自然景色的大竹叶和椰岛风光花型图案,生产了家纺窗帘装饰用布,投入巾场后风靡人江南北。从此印花开始进入家纺装饰领域。10世纪90年代,在传统灯芯绒产品不景气的背景下,江苏月夜灯芯绒厂以灯芯绒织物的独特风格与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意境,开发了价格不菲的霜花灯芯绒,点燃了红火的销售市场。据国内各大纺织品市场信息,烫金印花高弹、提花印花绉、提花印花仿麻、印花贡缎、印花纬弹和几合一的烂花、植花、剪花、拷花、绣花等印花布产品销售火爆。这些产品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是设汁者把当今人们崇尚新颖美观、高雅理念融人产品创意中,有机地把织物所具风格配卜流行时尚图案色彩,使产品焕然一新,提高了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受到市场欢迎。
花型图案是提升印花产品档次、增加效益的关键环节。而今保留设计部门的企业已不多,设计人员匮乏,企业90%以上是外来样,设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为外来样修修补补,接接回头。这不仅是人才浪费,甚至会使企业渐渐失去发展的动力,这和“印花大国”极不相称。企业必须以质量求生存,以产品求发展。要牵设计牛耳,狠抓图案创新。围绕提高设计水平、创新能力,制订相应的措施,激发设计人员才能。同时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大力倡导诚信建设。
3.3 加快印花产业创新,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印花产业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念。抓住家纺、产业用布发展的机遇,提升这两类产品的加工深度,将印花服饰的发展,推向更高的层次。大胆探索现代人们观念与追求的变化,变化的间隙即是印花产业发展的空间。目前,在男装、中老年装、季节上的秋冬装、职业上的学生装、医务装和各行业的工装领域还是印花布的“冷市场”。例如,以人性化自然风光的印花医务服装来亲近病人;体现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的学生装;此外,如适宜的印花着装能调节中老年的情操,焕发活力。又如在秋冬季节,北方城市沉浸在“凄凉”的自然景象中,使人们感到生活单调、无生气,而以花布着装的人们穿梭于大街小巷,会使城市洋溢着朝气。诸如此类,均蕴藏着印花产业发展的空间。加快印花产品开发创新,可以开辟行业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3.4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随着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关注和国内外市场对绿色环保纺织品的要求,应充分认识到产品的环境和生态标准等方面的认证是关系到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企业产品能否进入市场的大事。我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印染业是耗能、污染大户,而生产能力又供大于求,且在技术装备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处于高消耗、低水平、低效益的运行状态。印花生产工序多、工艺流程长、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染化料助剂品种多、用量大。所以加强清洁生产,能源综合利用力度更显得重要迫切。
清洁生产是一系统工程,不是采用环保原材料、低耗、节能、高效、装备就是所谓的清洁生产,更要注重科学、合理的工艺设计和选材。在实践生产中,要规范操作,保证工艺上车,严格生产现场质量、计量、检测等管理,提高一等品率、外贸合同一次成功率;要降低加成、补印、返修率,做好估浆、用料准确和剩浆、余液利用,以利于环保,降低成本,增加效益,适应市场小批量、多花色(品种)快交货的要求。
在推行清洁生产的同时,要相应抓好与国际接轨的环保、质量、技术和社会责任等检测认定、认证工作,这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是提高产品价值的基础。据称,因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环保的绿色产品,愿意接受高出同类产品30%价格、贴有被国际认可的货真价实环保标志的产品。当前全球环保纺织品消费每年以15%—20%幅度增长,专家预测,环保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会以更大幅度、更快速度增长。我们应审时度势,抓好这方面工作,跟上形势。
4 展望
综观我国印花产业步步向上的历程,从中看出每一步提升变化均是依托科技的发展,借助科技的动力和自身产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所致。在当代筛网印花技术、装备不断完善,发展近乎极致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发展我国的现代计算机数码技术,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我国纺织印花产业跨越式的发展。
1/26/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