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2006-2007年中国商业智能发展报告
ChinaBI
为节省流量,手机版未显示文章中的图片,请点击此处浏览网页版
概述
商业智能是什么?简而言之,它是能够帮助用户对自身业务经营做出正确明智决策的工具。如何利用企业积累的数据增进对业务情况的了解,帮助我们在业务管理及发展上作出及时、正确的判断,然后采用明智的行动--这就是商业智能。目前,商业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大致可分为数据仓库产品、ETL产品、OLAP和前端展示产品、数据挖掘产品、元数据管理产品、集成以上几种产品针对某个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等。
从全球范围来看,商业智能(BI)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信息系统。从国内来看,商业智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认识,其中包括金融、电信、保险、能源、零售等行业的决策者。商业智能已经成为这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据ChinaBI统计,2006年中国大陆地区的BI产品许可证市场容量约为8亿元人民币,同比2005年增长33%;BI系统集成(BI软件系统,但不包括许可证)市场容量约为6亿元人民币,共计14亿元。BI市场带动相关软硬件销售额为5亿元人民币。在未来几年内商业智能市场需求旺盛,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厂商篇
厂商简介
截止到2006年末,ChinaBI统计国内的BI软件供应商逾300多家。
其中比较突出的BI供应商有SAS--"2006中国商业智能领军企业",广州尚南科技--"2006年中国商业智能最佳产品平台供应商"与"最佳报表工具供应商",北京润乾--"2006年中国商业智能最佳报表软件厂商",北京奥威智动--"2006年中国商业智能优秀解决方案",BO,Sybase,firstBI,fenet等,
按照起源来分,有专门做商业智能的厂商和原来的数据库厂商。第一类专门做商业智能的厂商,技术先进、产品扩展性好,已经占领了中国商业职能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主要软件厂商有SAS,BusinessObjects,等。其中,SAS公司成立于1976年,是全球最大的商业智能软件和服务的提供商,员工超过10,000人,全球分公司共424处。作为全球企业的战略管理大师,SAS致力于提供新一代的商业智能软件及服务,帮助客户实现真正的商业智能。SAS的行业解决方案已在全球超过40,000家的企业中使用,其中包括全球财富500强94%以上的企业。SAS商业智能解决方案主要用于快速做出明智的决策及促使企业或组织进步,SAS行业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更好、更准确地传达决策信息,提升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从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两个层面同时推动企业发展。SAS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将领先的数据仓库技术、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商务智能应用完全集成在一起的厂商,能够帮助客户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智能信息。为支持新技术的开发,SAS还将年收入的24%投入研发,该投入是一般大型软件公司平均投入研发资金的两倍。近三分之一个世纪以来,SAS一直向全球提供“ThePowertoKnow”。SAS曾荣持续占领稳固市场,当之无愧地成为“2006年中国商业智能领军企业”。第二类是从原来的数据厂商发展而来的,主要有Sybase、IBM、Oracle等,它们通常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产品各具特色,集成度高,也占有一部分市场份额。例如:SybaseIQ具有高度可伸缩的分析引擎,从根本上特别设计用于让您的分析应用实现无与伦比的查询性能以及最低的总体拥有成本。与传统数据库不同,SybaseIQ在体系结构设计上是面向分析的-而不是面向事务的-它具有基于列的结构以及获得专利的索引技术,这都使它成为数据仓储的首选。
按规模来分,第一梯队著名外资BI软件厂商不到十家(见下表),一般来说大部分厂商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例如:BusinessObjects,SAS,Sybase等),第二梯队的外资厂商销售收入大部分也在千万元人民币以上。
按提供产品来分,有独立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其中独立软件开发商仅占十分之一。国内大型的BI系统集成商年收入也在3000万元以上。国内知名的BI独立软件开发商数量较少,规模仍然较小,但是发展迅速,基本都处于良性循环。例如:广州尚南、润乾软件、奥威智动等都是国内知名的BI独立软件开发商。广州尚南经过九年奋斗,累积点点滴滴经验,由2001年推出BlueQuery2.6产品的基本多维分析服务,到最新2005年推出BlueQueryEnterpriseV产品的企业多维分析服务,加强并完善多种功能,其中包括安全、汇总、实时查询等等,曾荣获“2006中国商业智能最佳产品平台供应商、最佳报表工具供应商”,获此殊荣在于产品功能多、齐、全。作为无可匹敌的BI产品平台供应商,尚南向他们的客户郑重承诺:只要发现与他们产品功能80%相似的同类产品,将完全免费赠送尚南的BI产品给您!。北京润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企业级报表工具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一直致力于在平台产品领域的探索,其自主独创的数据统计模型是迄今为止唯一能零编码处理复杂非线性报表的软件,成为报表领域的新一代革命性产品,润乾曾荣膺“2006中国商业智能最佳报表软件厂商”称号。北京奥威智动科技有限公司的PowerBI也有不俗的表现,它自动识别ERP品牌与版本,预设丰富的分析模型,自定义方案与菜单满足个性化需求,曾荣获“2006年中国商业智能优秀解决方案”。
地区分布
目前BI厂商及其分支机构以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居多,覆盖了华北、华东、华南三大经济区域,上述三地的从业人员占据所有BI人员的75%。实际数据表明,实施BI项目的企业多集中在华北、华东、华南、沿长江流域(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省区),其他地区的BI项目大部分属于大型国企的分公司。

(图片)

厂商并购
BI市场处于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BI公司自己开发产品周期长,无法满足市场的快速发展,所以收购成了著名外资BI厂商扩充产品线的首选。2006年,BusinessObjects公司收购Nsite软件公司,BusinessObjects收购Firstlogic公司,甲骨文收购SigmaDynamic,微软收购ProClarity等一些列的收购,使得BI市场竞争硝烟弥漫。
培训咨询
培训咨询的市场规模仍然很小。目前的BI培训多为针对厂商和产品的培训,通用的培训目前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BI领域内众多的技术、缺乏统一的标准、缺乏权威教材,是培训规模化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国内BI项目的咨询工作,已有实施案例,多数为BI厂商提供的具有针对性的售前咨询。只有极少数厂商专门进行独立的咨询服务。
市场营销
目前商业智能领域的专业媒体主要有中国商业智能网(http://www.chinabi.net),这是该领域唯一的专业媒体。除此之外的其他媒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IT及信息化媒体,比如计算机世界网、赛迪网、天极网、AMT、ERP世界网、IT168、CSDN等媒体均开设了商业智能专题;另一类是行业网站,比如金融、电信等的行业网站,对商业智能也有所关注。目前商业智能厂商在市场推广方面,公关软文和会议活动为主要市场手段,广告投放较去年增长。预计在2007年,随着BI市场的迅速扩大,许多BI厂商将会逐渐加大市场宣传,占据BI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
市场壁垒
目前BI产品发展趋于成熟与复杂,没有技术积累的企业短时间内很难成为独立软件开发商,市场进入壁垒较高。相反BI产品的成熟,简化了系统集成的工作量,但是由于BI是一个跨部门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对项目管理的要求极高。传统的ERP等管理软件厂商开展BI业务,建议采用成熟的BI产品,集成到管理软件中。
开源软件
2006年BI领域开源软件取得了一定进步,已经打破了报表、OLAP、ETL、数据挖掘各自分离的现状,出现了集成各种工具的开源解决方案,但是离实际应用仍有一段距离。
应用篇
行业发展

(图片)

随着中国商业智能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用户日趋理性,传统行业中精通BI技术的人越来越多,因此BI发展更加务实。根据ChinaBI掌握的需求情况,各行业的BI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金融、保险领域的国有企业,大部分已经建立了部门级的数据集市,以及简单的前端展示系统。今后,这些企业中企业级的BI系统将会逐步建立。在中小型企业,业务发展比较迅速,数据基础比较薄弱,大部分企业尚未建设BI系统。有些发达省份的企业,已经初步建立BI系统,或者正在考虑建设BI系统。
电信行业BI系统建设,前几年大潮过后陷入低谷。由于电信公司更关注3G和国家政策的影响,商业智能系统建设陷于停顿。ChinaBI预计,随着国家政策的成熟,企业业务的稳定,电信业BI建设最近将会有起色。
最近在能源、电力行业中BI项目较多、投入资金大。由于业务系统比较复杂,既有自己开发的系统,也有传统供应商的ERP软件等,因此这些行业中的BI系统,与ERP等业务系统结合更紧密,建设需要依赖ERP供应商,建设过程比较复杂。今后能源、电力行业的BI发展仍然比较迅速。
制造、零售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公司的业务系统非成熟,数据基础比较好,具有实施BI项目的条件和实力。有些公司的基础条件薄弱,无法大范围应用BI系统。但是这些领域大部分业务系统是ERP软件,BI项目要求能与ERP紧密结合。很多传统的ERP厂商没有实施BI项目的能力,而掌握新技术的BI厂商离开ERP厂商的技术支持则会困难重重。因此这些公司要想成功实施BI项目,仍然需要各方面的基础准备。预计2007年,传统软件厂商BI技术力量的提成,新兴BI公司的项目积累,将会引导制造业逐渐开展BI项目。制造业将成为BI领域新的增长点。
分析型的电子政务也越来越流行,但是政府部门的BI建设,立项过程比较长,更多受到行政命令的影响,建设高峰时刻尚未到来。
用户认知
根据ChinaBI调查,目前在金融、电信、保险等行业已经对商业智能耳熟能详,但是真正开始规划项目时,有的人能够参考公司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有一部分人却是无从下手,只能参考供应商的建议;在能源、制造、零售等行业听说商业智能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规划项目时仍然是参考供应商的意见为主,没有技术力量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自主规划。在政府部门、其他行业大部分人仍然对商业智能的概念接触不多。
用户选型
随着中国商业智能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用户日趋理性,在商业智能选型时比以往更加慎重。在国有大中企业选型时,越来越贴近于企业现状,综合考虑厂商品牌、产品价格、功能模块、售后服务、可扩展性等,而不是“拍脑袋”决策。与中小企业不同的是,在在国有大中企业选型时领导会考虑政治风险因素,往往选择外企知名厂商,对价格考虑较少。
中小企业会更加关注商业智能能否与现有的ERP软件集成,价格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BI业务模型是否符合企业自身状况,BI解决方案是否真正适合企业业务和发展,是否真正能够满足企业现阶段和未来的潜在需求,提高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高效率。
技术水平
早些年,人们的认识当中建设商业智能的成果就是复杂的报表系统,更进一步的认知是OLAP多维分析系统。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数据仓库基础建设。在2006年,人们使用的最常见的展现方式,除了复杂报表和OLAP外,KPI越来越受欢迎。在大型集团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使用KPI(关键绩效指标)能够非常直观的了解当前企业的运营状况。ChinaBI预计,在未来几年,KPI将成为BI系统必备的前端展示工具。2006年人们对数据挖掘的了解有了进展,数据挖掘越来越多的出现在IT媒体上,ChinaBI预计2007年数据挖掘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数据挖掘应用的高峰还会推迟一些时候。
根据ChinaBI调查,2006年在商业智能项目中采取技术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片)

地区发展

(图片)

国内不同地区的BI发展水平差异巨大,根据ChinaBI网站访问者所在地计算出各地区的BI发展指数。其中北京最高定为1,依次为广东、上海等。
人力资源
BI行业仍然缺乏各层次的人力资源。即精通业务又精通技术的高端人才非常稀少。一方面由于BI发展时间短,缺乏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另一方面缺乏行业背景知识,限制技术人员的进一步提升。BI高级项目经理比较少,大部分BI项目都是跨部门的,除了普通的项目管理能力,更要求很强的协调、组织、控制能力。前端展示开发人员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可以胜任,基本上供需较平衡。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者众多,但是应用较少,限制人员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经验的数据挖掘人才较少。
预测篇
厂商并购仍将继续
随着众多著名BI厂商产品线的丰富,那些缺少某一部分产品的企业在竞争中将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开发又来不及,因此企业并购或结成战略伙伴是必然的趋势。在国内BI企业中,也已经逐渐出现这种趋势。
中小企业BI市场扩大
从中小企业的情况来看,尽管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但中小企业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商业智能的重要性。因此,中国中小企业逐渐呈现对BI软件旺盛的需求态势。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投资的限制,不可能大规模的部署企业级数据仓库,因此采用部分前端展示产品是首要的选择。
产品价格开始走低
随着越来越多的BI厂商进入,BI市场的竞争趋于激烈。中低端的BI产品已经能够满足很大一部分企业的需要,迫使众多的高端产品逐渐放下身价参与竞争,由此导致了BI整体价格走低的趋势。预计在2007年这种趋势仍将继续。
商业智能掀起信息化新高潮
在金融、电信、保险等行业,由于业务系统的成熟,目前信息化的重点已经转移到数据大集中,建立数据仓库上来。因此商业智能将是这些企业信息化的重中之重。
在制造、零售等众多行业,ERP的发展已经成熟,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ERP后,对公司的管理日益规范。但是ERP无法满足企业管理者决策所需要的报表和数据,因此BI应运而生。BI已经为众多的企业管理者熟悉,成为许多企业继ERP之后的首选方案。
随着商业智能技术的成熟,在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越来越完善,与原来的CRM相比拥有更多的技术优势,CRM将风光不在,其所擅长的客户关系理论已经被BI系统的客户分析主题实现。BI已经实现了CRM中最重要的部分,从技术上和应用上已经超越了CRM。
供应链管理理念中的许多需求在早期的SCM软件中无法实现,BI兴起之后使得SCM在技术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使得供应链管理理念得以深入贯彻。所以BI在SCM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从2007年开始,商业智能将掀起又一个信息化建设的新高潮。 1/23/2007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