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B2B集成提供商Grand Central Communications公司CTO David Linthicum所说的那样:“实际上,(BPM)等于是在开发一种组织协调数百个系统的神圣程序。”
(图片) 业务与IT的交叉点正是BPM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大多数重大IT问题出现的地方,通过为业务分析员和软件开发人员提供通用的工具,BPM有希望使应用集成发生革命性变化。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认为,BPM将成为下一个企业信息化选型的热点。
BPM(业务流程管理)企图在无秩序的业务与技术的“十字路口”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它将图形流程建模功能与应用开发相结合起来,使业务分析人员可以通过解析和描述业务功能下面的流程,使工作流合理化,并最终优化它们。而IT技术人员必须让现有的EAI软件协调行动,使开发基于流程的应用所需的现有应用功能可以实现跨企业集成。正像B2B集成提供商Grand Central Communications公司CTO David Linthicum所说的那样:“实际上,(BPM)等于是在开发一种组织协调数百个系统的神圣程序。”
微软公司业务流程与集成部产品经理Steven Martin说:“(如果)你询问5位顾客BPM的含义是什么,你将得到7种答案。”
要从上而下看待BPM
人们对BPM的看法各不相同,取决于是从IT角度看待它,还是从业务角度看待它。IT一般从“自下而上”的角度审视BPM,即从数据集成层到顶级BPM层。但是,当业务人员在BPM上层构建工作流,帮助IT决定各种功能如何在框架下实现时,他们以“从上到下”的视角看问题。
然而,人们普遍认为,受业务驱动的方式最有效。Tibco公司上个月收购了纯BPM厂商Staffware公司。该公司技术营销经理Matt Quinn说:“业务流程必须完全独立于IT进行定义。必须以业务为中心的观点看待业务流程的构成。当然,你不能让所有一切都从上到下地进行,你还必须在一个技术水平上捕获业务流程。但是,如果你从端到端了解业务流程,而且最初没有IT的限制,你就有了真正了解你的业务是什么的更广的环境。”
不久前,BPM还意味着“业务流程建模”,然而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这种观念需要业务分析人员学习软件工程的原理,因而在90年代后期宣告失败。相比之下,今天的BPM为业务分析员提供了完成绘制工作流、执行业务仿真、制作GUI等任务的方便的工具,因而可以很好地为业务端创造价值。
业务流程管理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发现一家公司中、一个系统内、工作人员与系统环境内以及公司外部存在哪些流程,尤其是动态变化中的流程,并且将这些流程用技术语言描述出来。
流程源自对业务的理解
BPM厂商Lombardi公司的CEO Favaron说:“企业运营中有一类真正动态的流程。这些流程时刻面临压力,它们需要变化,因为机构在发生变化,或者产品组合在发生变化,或者工作流在发生变化,或者合作伙伴在发生变化,或者业务规则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决定将一套产品集成在一起,使由IT和业务人员构成的交叉职能小组可以在一起工作,实现动态的、高度变化的流程的自动化。”
流程确定之后,业务人员就可以利用一种类似Visio那样的BPM系统工具为多个流程建立模型,然后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当这个业务设计阶段完成时,模型送到开发人员的手中,开发人员将业务流程映射到考虑EAI细节的一个开发环境中。
这种从业务人员到开发人员的移交过程非常关键。大多数厂商提供两种建模器:一种供业务分析员使用,另一种供实际描述应用如何开发和集成的细节的IT人员使用。但是依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业务分析人员建立受业务规则制约的模型,而IT人员必须创建和维持受现有软件能力制约的模型。所以说,业务分析员无需开发人员的帮助就能利用BPM建模器开发可行的应用程序的说法是一种常见的误解。我们可能距这一现实还有很长的距离,只是今天用于业务人员的BPM建模器通常生成一些在IT开发阶段很有用的代码。
这些代码有时是UML(统一建模语言)代码(UML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被用于描述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的行为),然而目前,时髦的语言是BPEL(业务流程执行语言)。大多数BPM建模器都生成BPEL代码,并且所有重要软件厂商都认可这项标准,尽管BPEL规范还不成熟,尽管BPM系统必须使用其他手段来全面组织流程。(瑞莉编译)
实现BPM的6个步骤
以下是EAI/Web服务基础设施部署到位后,BPM开发的6个步骤。
1.评估:确定业务流程,确定它们的关系并收集它们的度量指标;
2.建模:利用图形工具画出业务流程的框图并进行模拟,这将自动生成对IT有用的代码(BPEL、UML);
3.开发:用流程引擎使用的建模语言实现支持流程的组织编排;
4.部署:在一个BPM容器中启动复合的应用程序;
5.测量:关注关键性能指标,利用BAM采集和分析实时数据;
6.优化:根据对BAM数据的分析,使用BPM开发环境来改进流程。
10/30/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