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赫尔辛基和柏克莱大学的技术哲学教授佩卡•海曼恩(PekkaHimanen)在《黑客伦理与信息时代的精神》一书中试图从参与“自由软件运动”的黑客身上寻找出“信息时代的精神”。他认为,隐藏在这场运动背后的程序员们(黑客)是对当年马克斯•韦伯的经典阐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背叛。
对黑客们来讲,工作已经不再是新教所声称的“必须的责任与基本的道德”了,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工作是充满激情与创意的,时间是弹性化的,所呈现的工作精神,显然呈现在勇于追求自我实现,追求自由和不受约束,为理想和目标而奋斗的工作态度。
A、 我们是否具备黑客工作精神?
实践越来越说明,这种影响正演化为进入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趋势,企业组织在这个大环境下的经营管理,同样也受到不小冲击。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从业者,多少都具备一些黑客的工作精神,强调自由、彰显个性,疯狂工作、挑战极限,企业面对这群有别于传统工作习性的员工,该用何种管理模式来善待他们?
首先就以工作时间为例,上下班打卡、加班填加班单的管理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然已经不管用了。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信息科技为基础的网络世纪,不论是生产,销售,金融服务或是客户管理都会在网络上进行,社会结构也会因为网络的关系而有所改变。
企业其实可以视为是网络的一个节点,在这里工作的员工,不应该硬性规定用多少工时来衡量产出。知识工作者的产出不应该和工时划上等号,也就是硬性规定做8个小时,产出多少程序代码,或是多少个研究报告。
在知识经济时代,工作人员的知识、智能输出是不受限于工时或是工作场合,在休息时、在旅途上甚至在娱乐时,在做任何事时,知识工作者并没有停止过思考,这是一种工作模式。撰写过程序的人都很好理解,并非只有坐在计算机前才开始构思和写程序,之前在头脑里不知将程序组织了多少次了,所以面对这样的工作型式,企业经营者应该鼓励创意的实现,不要过度重视工时的公平性管理,应该将管理注意力放在员工实际达成的目标上。给员工一定的弹性空间,让他自己支配。
其次谈到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如何激励他们、成就他们,营造出一个真正能发挥他们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工作环境,这才能够留住这群高智商的工作者。普遍而言,成就动机和工作热诚可驱动员工一直沉醉在工作的氛围中,他们期待工作结果所带来的成就感,他们视工作是娱乐的一部分,企业应该重视这样的工作内容安排,让员工保持自己喜欢的工作方式,比如可以听着音乐来编程,自己布置自己的办公氛围和电脑使用习惯,抽空上网找人交流、玩一会儿游戏等,只以其专业领域上的成就来引领工作潜力的发挥。
企业网络的架构是知识和经验传递的重要媒介,这种传递过程有可能是经由信息网络,也有可能是经由人际网络来传递,IT从业员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希望工作成果能够获得圈内人的认同,并可以经营网络加以传播。这样的特性在大型企业中,企业网络的功能就显得很重要,让员工工作成果可以马上得到肯定,而这样的认同,对这群员工而言,比金钱的犒赏还要来的重要。
为此,如何有效地达成这种组织内部的知识分享,提升组织中每个人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并针对客户需求而快速决策已成为信息时代企业的关键能力。管理学者约翰尼•齐格勒(JohannesZiegler)提出:“组织智商”这个概念变得至关重要。他认为,企业的组织智商描述的是组织在五个方面的表现:外部信息觉察力、有效的决策架构、内部知识传播机制、专注经营和商业网络。
在许多方面,高组织智商与高心理智商的益处相类似。在两种情形中,智商都是描述组织或个人快速处理信息、有效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能力。智商高的人并非总能成功,但他们在需要迅速做出复杂决策的情形中更有可能胜出。
然而,组织智商和心理智商有一个根本差别。人很难提高自己的智商,而组织却能在实际中提高自身的智商,并由此改善业绩。
信息经济学者姜奇平在《21世纪网络生存术》一书中强调: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是直接管理。直接管理是越过中间层的管理,是领导直接面对活生生的人的管理,20世纪的管理是中间官僚层的迂回管理,一级管一级,总裁的意旨通过中间层迂回到公司的下层,不需要时时刻刻一竿子插到底直接关怀每一位员工。”
因为不是专门论证经济学和管理学问题,笔者不想在此更多地展开论述姜奇平先生观点的正确与否,但事实是,在今天我们的IT企业管理模式确实已经到了变革的前夜。
B、 好莱坞娱乐业的启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成了小公司的天下。据统计,短短十年间,南加州跟娱乐业相关的公司就增加了3倍多,近95000名从业人员都是自由职业者或受雇于不足10人的小公司。由于竞争激烈,大公司越来越不好生存。南加州业界千人以上的公司只有19家,其中大多数是历史悠久的老制片公司,且主要是为别人提供后勤支持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正是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提出的挑战!
首先,传统的电影娱乐遭遇空前的竞争压力,有线电视、互联网、DVD、网络游戏使得人们娱乐更加多元化,客户不是不喜欢电影了,而是对电影提出了更高的内容及享受上的要求,于是造成对人才的要求必然也就水涨船高。传统公司受限于机制只好先考虑自己的人,努力让现成的人去适应不同的竞争要求,而分层管理又不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好办法;而小公司只找最合适的人来做最合适的事情,以最能满足客户需求为创作的惟一归宿。
其次,传统公司管理靠结构性运作,维持这种固定性结构只是因为它存在所以它必须存在,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度和意识就远远落后了;而小公司初期是为了市场某一特定需求而存在,机构也相应需求被发现而生,随需求的被满足而决定去留,随着不断满足客户与市场需求,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这两种管理模式实际是在比拼:谁品质高,谁成本低。当市场竞争中遇到超高品质、超低成本的挑战压力时,人们面临的将是如何把创造性的人才组成短暂的联盟,合力达成特定的目标。
谁能把这些人及时、有效地组织起来,谁就获得了竞争优势。
约尔•科特金(JoelKotkin)和戴维•佛里德曼(DavidFried鄄man)发表在1997年2月号《世界经理人文摘》(现已改名《世界经理人》)上的《好莱坞娱乐业的启示》一文,里面指出:
“采用好莱坞网络系统的行业都会得到这些益处:每一项工作都可以召集最适合工作要求的人才,而不是让公司的员工去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不再需要长期维持一个组织机构,官僚习气和业务开支因之降至最低;长期的风险和成本(如解聘)会减少,没有长期团队,只有组建临时团队来完成任务,过后就解散;最终结果:高品质,低成本。”
两位作者认为:“我们不久就会看到,好莱坞的成功不是一个离谱的古怪模式。随着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在更多传统行业中的发展,好莱坞模式肯定不是发展中的一个特例,而会成为发展中人们所信守的规则。”
无独有偶,2005年3月出版的《商业周刊》(台湾版)刊登了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著名畅销书作者、管理大师莱恩哈德•斯普伦格(ReinhardK.Sprenger)的专访,对话中也谈到了对好莱坞模式的认同。
问:什么样形式的信任关系,是21世纪企业面对的最大挑战?
答:我觉得电影产业,很能诠释现代企业需要的信任关系———好莱坞那些电影制作人员:他们随时都有新的组合,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各个国家;他们要很快地建立拍片团队的工作默契与方法,在短暂时间拍出一部卖座电影。没有信任作为连结,工作无法达成。当然,这种形式团队的信任,也需要建立在共同的知识与透明的信息上。
如何建立“立即的信任关系”,将是21世纪企业与工作者面对全球化竞争非常大的挑战。以往,信任是可以透过时间慢慢酝酿出来;现在我们则有越来越多机会,必须学习去信任一个素未谋面的同事,将他视为可信赖的工作伙伴,才有可能快速达成工作目标。
未来企业从原本发迹的地方拔根而起,漂移到世界不同地区,将会越来越普遍。我们的工作环境,不再容许我们安定于一个地方或历史悠久的传统,这种改变既是时间,也是空间的变化。陌生人在我们每天的生活、工作扮演的分量越来越重,而信任是协助我们跨越这种挑战的重要能力。只不过,并非每个人都准备好这种能力。
C、 大趋势——个体在崛起
德国管理学家莱恩哈德•斯普伦格在其著名的《个体的崛起》一书中,对现代企业的管理现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认为现行的工具式管理不仅影响未来,也能影响现在。它不但能让人远离事实,还能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事实”。它把员工的注意力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市场情况、竞争局势和顾客需求上引开,转移到公司内部营造的虚拟世界中。工具式管理的代表就是组织,它们能让员工不相信自己,却信任组织。
所谓的工具式管理,最大的特点是塑造出一种所谓的“组织人”,“管理”似乎已经忘记了管理的本义是必须聚焦在组织机构的成果和绩效,而只是侧重于对人的控制。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里,职位描述、岗位职责,他们似乎都在说明着同一个事情———我们需要的不再是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人,而是一个符合我们要求的,在我们规矩之内办事的“组织人”。然而这种想法只是泰罗制管理思想的另一种翻版,泰罗制管理思想坚持认为工人只是一种工具,他们的劳动率是可以通过测量获得并在规范的程序内得到“科学管理”而获得提升的。
而21世纪的泰罗们恰恰是忘记了这样一个现实,和上世纪相比,员工本身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便是受雇于企业的一个低层次的工作,充当从属者的工人也已经越来越少,他们正在日益成为知识工作者,他们是合作者而不是从属者。与传统企业相比,上司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完全胜任所谓的下属所从事的工作。这些知识工作者不能再像一般工人一样地进行管理,因为他们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可以轻易离开公司,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资本———知识。知识工作者与企业的新型关系是和以往的工人有着很大的不同的,知识工作者拥有生产资料,这也正是现行企业管理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是的,不注重人的个性,不懂得区别对待员工的管理已经行将没落了。在一个知识工作者为主体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把员工作为合作者来进行管理,而合作者的定义就是彼此平等的人,我们的任务也不再是“管”人,甚至也不再是“对人的工作进行管理”,而应该是对绩效进行管理。企业也必须以个体作为出发点,换言之,以知识工作者作为出发点,重视员工之间的差异性,不打搅他们独特的意愿,允许员工展示出他们的优点。
斯普伦格坚持“捍卫个体性”,他认为美式管理最为人所诟病的是将人规格化,使人失去自我性的活泼思考,并担心因此公司的同构性太高而失去创造力。他用专章评价甚至是否决了美式管理的一些制度,如全方位监控的360度评估、绩效评估等。斯普伦格执拗地认为:“在新的经济世界里,惟有个体的自由才能保障企业的生存。”
人类一个很大的惰性就是在集体中放弃思考,异于他人的个体受到排挤,为了自我保护,团队成员只好妥协,一致向中间看齐。团队的实质是只能结合弱者,而无法吸纳强者。而只有在极少的情况下,才会创造出一些伟大的团队,约翰•列侬和他的披头士(甲壳虫)乐队、凡高和保罗•高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但是,这些团队的成员都是个性异常鲜明的个体,他们首先是一个个体,然后才会是一个团队。然而这些个性鲜明又强有力的团队,在现今企业中能找到吗?答案是值得怀疑甚至是否定的。
个体性是企业管理危机的起因,同时也是危机的答案。管理的目的并不是约束个体行为和强调态度的重要性。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所言: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问题的恶化,管理的目的是绩效,而为了达到绩效,我们就需要作为个体的知识工作者———我们每一个的“人”———发挥自己的所长。组织不是一种绝对的东西,而是一种使人们富有成效地组合在一起工作的手段,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也只能运行于某些条件下和某一个时期。
我们所需要的也不是多一点管理或少一点管理,而是一种思想体系:管理人员欢迎变革、怀疑和反面意见,不认为员工的个体性是威胁。正相反,让员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把种种不确定性看做是机遇。我们需要的管理,是基于个体性的管理,是企业能通过员工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去获得最佳绩效的方式。
D、 创意经济在创意什么?
放眼21世纪,谁能鹤立鸡群、引领风骚?
当创意取代土地、资本而成为领导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时,美国区域经济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Florida)把这群决定趋势的精英,称为创意新贵(也可称作是创意阶级CreativeClass)。
只要以创造新想法、新技术、新的创意内容为工作核心,都可以属于这个创意阶层。
在他的观察里,因为这个族群的出现,工作形态发生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演变。过去,组织时代强调人人一致,但是创意阶级却主张独立性、自我陈述、包容差异,以及多面向的经验。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从前人们透过职业(农夫、工人……)来识别身份,但今天更多人喜欢用各种创意活动,像作家、美食家、设计师、顾问来称呼自己。
创意阶层包括一个超级创意核心(super-creativecore),这个核心由来自“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的人们”所构成,他们的工作是“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的创造性内容”。除了这个核心,创意阶层还包括更广泛的群体,即在商业和金融、法律、保健以及相关领域的创造性专业人才。在理查德•佛罗里达看来,美国社会已分化成四个主要的职业群体: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和创意阶层。据说在美国,有3800万人被纳进这个新领域,占总就业人口的30%,美国的情况被认为创意阶层目前在经济中呈上升趋势。
核心要点是怎么看待创造知识价值的人,如何更好地让人得以顺利地发展。
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科维在其上世纪90年代的全球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特别把人提到了一个企业核心资产的高度,他认为:“如果你想在业绩上大有收获,我说的是50%,而不是5%,那就必须彻底改变对人的看法。你必须相信,人是企业组织内最有价值的资产,他们可以有无限的成就。你得让他们也相信这一点……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说,仅用好好待人、好好用人这种老方法是不够的。你必须帮助他们发现其工作的意义,让他们感受到他们正在为某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做出贡献。这样,他们才能有真正的动力和满足,才能真正释放潜藏于心的巨大能量和创造潜能,并让他们迸发出来。”
E、 重思人性从管理者自身开始
作为一个管理者,你的领导管理能力不是仅看你自己是否能够取得多少成绩,而是要看你能否带动部属,让他们取得多少成绩,在取得成绩的过程中,赢得部属发自内心的认可和信赖。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今天考量一个管理者的水平,不是看你能够发号施令地去指挥多少人,而是看你有多少真心的追随者和同盟者。
当今国际领导管理领域的大师沃伦•本尼斯教授———他曾经给4位美国总统当过顾问,出版《极客与怪杰》等多种领导力修炼专著,一针见血地指出:“领导必须学会的是,开发一个社会框架来鼓励不可思议的接触人物(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具有强烈的自我个性)共同合作,发挥他们自我的创造力。”
可能在具体企业经营中还可以挖掘很多东西,比如,如何正视每个知识工作者(员工)的精神追求与个性特质,激发引导、培育指导、追随辅佐、协作共赢等。让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到企业经营实践中,让我们的管理也跟上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老话——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愿伯乐惜之、用之、驱之、砺之、引导之、成就之,事业幸甚!国家幸甚!
1/16/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