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剖析现代高效刀具在中国的生产和使用现状
为节省流量,手机版未显示文章中的图片,请点击此处浏览网页版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强烈需求,是现代高效刀具发展的动力
在发达国家,现代高效刀具已经取代传统标准刀具,成为发展主流。长期以来,标准化刀具是各国制造业使用的主流产品,但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
产生这种变化的背景是:第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制造业面临日益剧烈的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压力空前加大;第二,全球性的资源、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迫使制造业走上一条“高效、低耗、节能、环保”的发展道路;第三,信息技术推动了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发展,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物质基础。在这种背景下,全球制造业都在千方百计地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行不懈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尽管传统的标准化刀具价格很低,采购和管理也十分简单,但它的通用性,却使加工效率大大降低,这是一个致命的缺点。制造业于是开始致力于发展适用于各种特定加工条件的现代高效刀具,来代替传统的千篇一律的标准刀具。这种新的发展战略,首先在汽车行业取得了巨大效果,并迅速推广到各行各业。
二十多年来,“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专用化”的现代高效刀具取代传统的标准刀具,成为发达国家工具工业发展的主流。下面介绍全球最大的工具集团Sandvik公司,对现代工具工业这种发展变化所作的精辟而直观的分析。
(1)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构成中,刀具约占3-4%。
(2)从制造业的视角出发,在刀具使用中降低成本有两种思路:一是单纯降低刀具消耗;二是积极提高刀具切削效率,达到降低总成本的目的。以下三种方案(降低刀具价格、提高刀具寿命、提高切削效率)代表了这两种思路(结合实例分析,此处略。)

(图片)

图1 机械零件的生产成本构成(适用于发达国家)
资料来源:Sandvik Coromant

(3)三种方案的不同效果,证明积极提高刀具切削效率最具成效。
Sandvik公司上面的分析结论,实际上也是发达国家许多制造企业在实践中得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刀具费用在制造成本中,不是一种简单的消耗因素,而是一个活的积极因素,如果使用得当,它可以创造出远高于自身价值的巨大效益。Sandvik公司作了一个估算:假如美国制造业普遍提高切削效率20%,每年可节约制造成本15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美国全年刀具总费用(30亿美元)的五倍!可见现代高效刀具对制造业的发展所能产生的重大影响远远超出其自身的价值。这就是昂贵的现代高效刀具被制造业普遍接受,并迅速取代廉价的传统标准刀具的根本原因。

(图片)

表1 在刀具使用中降低生产成本的三种方案
资料来源:Sandvik

(图片)

表2 通过刀具降低生产成本的三种方案所取得的不同效果
资料来源:Sandvik

二、中国在现代高效刀具的生产和使用方面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1、发展观念和指导思想上的差距
中国在现代高效刀具的生产和使用方面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很多人往往容易从表面看,认为差距主要是在技术和硬件方面。但我认为,实际上真正的差距首先是在发展观念和指导思想方面。总体来说,中国制造业远没有做到像发达国家那样,把采用现代高效刀具作为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从刀具生产领域看,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环境的带动下,部分工具企业也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和装备,生产了一些现代高效刀具,并在制造业中推广使用,部分替代进口,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行业总体情况而言,多数工具企业,仍以生产传统的标准刀具为主,基本格局没有过渡到生产现代高效刀具的轨道上来,和发达国家相隔一个发展阶段。
发达国家的工具工业,在追求切削效率的推动下,高效硬质合刀具的生产比重不断增加,目前已达70%,而中国工具工业仍以生产传统标准高速钢刀具为主。2005年,在全部刀具生产中,硬质合金刀具不到总量的25%,不仅和发达国家的刀具产品结构相去甚远,也不能满足国内制造业对硬质合金刀具日益增长的需求。2005年,从国内制造业的消费需求看,硬质合金刀具的比重已达50%以上,生产和需求脱节已十分严重,使大量过剩的高速钢刀具低价出口或内销,而高效硬质合金刀具却不得不依靠进口,进口量从2001年的0.9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4.5亿美元(约合36亿人民币)。
还应指出的是,中国刀具技术的落后,不仅表现在生产方面,也表现在使用方面。据美国发表的统计数据,2003年中国制造业规模已发展到在全球位于美国之后,和第二位的日本已很接近,但中国的刀具消费水平,却和一个制造业大国的现状很不相称。最近三年,中国机床进口额和消费额均连续保持世界第一,但刀具消费却远远落在后面。

表3 2005年中、美、日机床和刀具消费对比(亿美圆)

(图片)

这些反差强烈的数字,直观地反映了在中国制造业中还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对刀具的使用仍然停留在传统观念上,倾向于采用廉价刀具来控制成本,而不采用高效刀具来积极地提高效率,更大地降低成本。很多企业舍得花钱买机床,却舍不得花较高的费用采用现代高效刀具来充分发挥机床的效率,实际上是省了小钱,丢了大钱。这方面,应该认真研究一下国际制造业的有益经验。
由此可见,在中国发展和使用现代高效刀具,需要从工具制造和使用两个方面,都有一个转变观念和积极推动的过程。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到现代高效刀具在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方面的重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这件事提上日程并付诸行动。
就中国制造业来说,在这方面的发展还很不平衡,部分走在前面的行业和企业,如汽车制造、电站设备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大型和高精度模具制造等行业和企业,已经比较重视高效切削加工技术的应用,并把它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一批相当数量的企业,仍然把使用廉价劳动力作为保持竞争优势的唯一手段,忽视了企业长远发展对技术进步的需要,对提高生产效率的措施很不热心。
应该看到,廉价劳动力虽然是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资源优势,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优势将逐步弱化。归根结底,企业的竞争能力,要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每一个企业领导人必须看到的发展趋势。
2、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
要了解中国和发达国家在现代高效刀具领域中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必须先了解现代高效刀具和传统标准刀具之间的区别。
从字面上来理解,现代高效刀具就是性能好、效率高、质量过硬的刀具,但是这种理解是不够全面的。我们把现代高效刀具归纳为四句话:“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专用化”,关键是最后一句“专用化”。“专用化”就是针对用户特定需要,提供一整套高效率的加工方案(所谓Total Solution)。这是软技术,是现代高效刀具的核心技术,也是工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掌握这个核心技术,才能开发生产并向用户提供成套高效的包括机床、刀具、配套工卡辅具、冷却系统、测量系统等等的硬件设备。
由此可见,工具企业从生产传统标准刀具到生产现代高效刀具,最大的变化是从向用户提供单纯的刀具产品,转变为向用户提供整套的高效率加工方案,这种变化对工具行业讲,是质的飞跃,是脱胎换骨。对于现代工具工业的这个特点,中国国内的工具企业,可以说多数还没有真正理解。他们往往只看到硬件上的差距,而较少关注软技术方面的核心差距。应该说,硬件上的差距,还是比较容易赶上的,国外进来的先进机床设备和高效刀具,以国内现有的基础和实力,花上三至五年,绝大多数可以制造出来。那么,为什么高端产品仍然被国外企业占领,而且比重愈来愈大?这是因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国内只是模仿而已。因此常常遇到的情况是:一种产品刚刚试制成功,还没有形成批量,国外新的一套加工方法又推出来了。
所以总体来说,国内工具企业近年来尽管也生产供应了相当数量的现代高效刀具,但就其基本经营格局来看,仍然停留在向用户提供单纯的刀具产品这样一种传统工具企业的发展层次上,远没有上升到有能力向用户提供整套高效加工方案的水平,也就是没有达到现代工具企业的运行标准。所以,中国工具企业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是要转变经营战略,从传统的单纯的生产销售刀具,转变到为制造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轨道上来。只有树立了这种新的战略思想,才会有新的发展目标、新的发展措施和新的发展面貌,从而为全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从下面的例子可见,现代刀具技术是一种成套解决方案,不是一把简单的刀具(图2)。

(图片)

图2 复合加工技术减少机床和工具,图为2005汉诺威展出的齿轮粗滚、倒角、精滚一体化加工系统

三、思考和建议:中国工具企业要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加速和国际水平接轨的步伐
前文提到:中国在现代高效刀具领域和国外先进水平的重大差距,表现在刀具生产和使用两个方面。但是和使用部门相比,刀具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是主要矛盾,应该率先解决。
当前中国工具工业发展中存在两大突出的问题:一是传统标准刀具数量盲目扩张,生产过剩,使得一些企业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即削价竞销导致企业效益大幅缩水,以次充好导致刀具质量严重下降,这种现象和国际制造业“优质高效”的前进方向完全背道而驰;二是现代高效刀具的发展严重滞后,多数工具企业尚未踏进门槛。因此,中国广大工具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面对的严峻现实是:“低端混战、高端失守。”这种状况如不迅速改变,不仅高效刀具在中国的推广使用受到严重制约,而且中国工具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将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风险。
为了迅速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中国广大工具企业必须下决心改变几十年如一日的标准刀具生产旧格局,紧跟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潮流,加速和国际接轨的步伐,走上为制造业提供优质服务的现代高效刀具发展新轨道。以下,对中国工具企业如何实现这一发展战略性的转轨,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1、中国工具企业实现和国际接轨的首要条件是:树立科学发展观
当前,中国工具工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是机遇空前,另一方面是矛盾凸现。如何趋利避害,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是每个企业必须研究的最大课题。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经济已经深深地介入了这个全球化的进程。现在每一个企业,必须面对全球范围的同行竞争,关起门来在国家的保护下获得生存的可能性愈来愈小。归根结底,中国工具企业的出路就在于加速和国际接轨的步伐,摆脱传统工具企业发展模式的束缚,全面提高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走上现代工具工业的发展道路。
中国工具企业应该从何处入手、加速和国际接轨的步伐呢?中国工具企业能否迅速实现和国际接轨,首先要补上的一课, 并不在产品、技术和装备方面,而在企业的发展观念方面要有一个大的转变。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要建立科学发展观。有了这个前提,才能真正走上和国际接轨的快速道,相应的产品发展方向,技术和装备的更新等具体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反之,没有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即使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也可能“穿新鞋,走老路”,永远和国际接不上轨。这个问题,我们行业很多企业是有经验教训的,下面就顺着这个思路提出一点建议。
(1)为什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近几年,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并不是中国的首创,而是发达国家在二、三百年的巿场经济实践中,通过无数的错误和失败,甚至是血的教训,逐步认识到的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规律。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发达国家逐步从错误和挫折中吸取了教训,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日益把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当作一个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因此,在现代巿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是为了赚取利润,还要保证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不仅是全局的需要,也是企业长远利益的需要。遗憾的是,中国国内很多企业,在这方面的认识还很不深刻。例如工具行业当前发展中出现的“总量失控,结构失调”的现象,恰恰是在重犯国外巿场经济发展初期的错误。一些企业领导人还为自己在低档产品方面盲目扩张、削价竞销的做法,振振有词地辩解说:“现在搞市场经济,企业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赚钱是大道理,别的可顾不上。”完全忽视了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发达国家巿场经济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唯利是图,目光短浅的发展观,不符合现代巿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中央把遵循客观规律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概括为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针,是正确而又及时的,对于正确认识和及时解决当前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工具行业要解决当前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必须按科学发展观办事,否则就会阻碍工具行业和国际接轨的步伐,也对行业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希望工具行业的广大企业对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有足够的认识。
中国改革开放才二十多年,进入巿场经济的时间更短,和发达国家相比,在发展水平上有差距是正常的,问题在于怎么迅速地赶上去。建立科学发展观,能帮助我们不走或少走人家已经走过的弯路,是中国加快和国际接轨步伐的唯一正确道路。
(2)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从大处着着眼,小处入手,狠抓落实
现在,树立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央的方针,表面上没有一家企业说不赞成,但具体落实情况却大相径庭。以工具行业广大企业来讲,尽管原来的起跑线基本相同,但由于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贯彻深浅不一,实际发展千差万别。例如工具行业内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刀具两大系列产品,前几年基本处于相同的起跑线,消耗贵重资源多、产量大、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不能满足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等等,但这几年的发展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硬质合金刀具行业,面对国际强手的竞争,奋发图强,急起直追,不仅在原材料方面,取得了开发超细颗粒粉末等重大进展,还开发了一系列性能优越的硬质合金牌号,在现代硬质合金高效刀具的开发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进入硬质合金刀具领域的一批工具企业,在国际强手如林的环境中,采取合理定位、扬长避短、重点突破、强化服务等一系列措施,使得过去完全由外企占领的高效刀具领域,实现了批量国产化替代的重要突破。虽然目前总体发展水平尚不尽人意,但积极向上的发展势头,使全行业受到鼓舞。
高速钢刀具领域的一些现象却让人感到十分忧虑,尽管一批主流企业在巩固品牌信誉、提高产品质量、强化服务意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仍然有相当一批企业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面对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刀具生产过剩、价格难以上调的困难,没有做到知难而上,积极应对,而是采用了大量生产所谓低合金高速钢的办法来降低成本,以次充好,蒙骗用户。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会在2004年、2005年两次公开声明,表示对这种做法的强烈反对,指出这种做法会使行业企业长远发展蒙受重大损害,应该制止。但一部分企业在眼前利益的驱动下,依然我行我素。2005年生产的8万吨高速钢钢材中,没有披露低合金产品的确切数量,但业内人士估计,肯定超过总量的50%。这一事态发展的严重性还在于:一批重要的高速钢厂参与其中,一批工具企业参与其中,借口都是巿场需要。
在全球工具工业都在积极提高产品性能满足制造业需求的时候,中国工具行业的个别企业却以次充好、蒙骗用户,和国际发展潮流背道而驰,使中国工具行业的整体信誉蒙受了巨大损失。所以,工具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强调企业的自身利益和社会责任的统一。
2、寻找到中国工具企业和国际接轨的切入点
从传统工具工业发展到现代工具工业是一次质的飞跃,工具企业的变化是巨大的,涉及生产、技术、管理、营销方方面面。我们赶上去,究竟从何处入手?这就需要抓住关键本质的东西。从传统工具企业发展到现代工具企业,最关键、最本质的变化是工具企业从单纯的卖刀具转变为提供“解决方案”,这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变。过去单纯卖刀具产品,工具企业只对出厂的具体刀具质量负责,不对用户的使用效果负责,而现代刀具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是承诺为用户的使用效果全面负责,是为用户“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出谋划策,提供全方位服务,直到解决问题为止,虽然也卖刀具,但现在的刀具只是“解决方案”的一个载体,和过去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所以,中国工具企业要实现和国际接轨,首先要做的是实行经营方针的战略转变:从单纯卖刀具努力转变到能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承诺为用户解决问题。这个转变就是和国际接轨的切入点,要一步到位。当然服务水平的提高会有一个过程,但观念的转变一定要彻底,只有这样,才能为其他各项发展铺平道路,接下来每个工具企业要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正确定位。
按照新的发展战略,要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的深入服务,过去“小而全”“大而全”的发展模式显然是办不到的。每个企业要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刻意培养自己的专业特色,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赢得用户的信赖。
中国工具企业做到了上述这两点,就已经走上了和国际接轨的正确轨道,接下来是一个逐步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里我想再次强调一点,中国工具企业能否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实现和国际接轨,重中之重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同时转变企业发展战略,并正确定位企业的发展方向(特色)。实践证明:只有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上打好了基础,企业的发展才会出现质的变化。先进的技术和装备,虽然也很重要,但它们只是一种手段,只有在正确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技术和装备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3、“小而专”、“小而强”是现代工具企业的发展特点
企业规模的大小,本来是企业自己作主的事,没有甚么好讨论的。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宣传建立企业航母,鼓励成立联合体之类的舆论又开始活跃起来。我想,企业的规模应该和行业特点、企业的发展定位等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提倡把企业做大,这种做法至少不适用于当前工具企业的发展实际。前面提到,现代制造业对工具的要求是“三高一专”,是“高效低耗”和“节能环保”,不是大规模生产千篇一律的标准刀具,这是现代工具企业的特点。
当前,国际上确有几个有名的大型工具集团,我们不仅要看到她外在的大,更要看到她内在的专。实际上大集团内部的基本单元还是很小、很专业的,其中的核心企业,都是靠小而专起家,后来形成大集团,仅仅是资本运作的结果。所以,大集团实际上也是由很多专业化的小企业组成,“小而专”的企业,是现代工具工业发展的基础。在基础没有打好的时候,过份的提倡“做大”,也许会重蹈计划经济时代“大而全”“小而全”的复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不利。
从发展来看,只要“小而专”“小而强”的基础打好了,一旦中国资本巿场发展到条件具备的时候,组建大集团也是可能的。现在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大型工具集团,基本上都是靠收购“小而专”的优势企业逐步扩展的。国外发展的历史经验,值得国内工具企业加以借鉴。
沈壮行(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工具分会秘书长) 1/13/2007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