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企业家能否成为知识分子?
不久前,从《经济观察报》上阅读了吴晓波的《企业家可以是知识分子吗?》一文。最近,又读了作者新著的《被夸大的使命》一书。该书更加系统地论述了知识分子和企业家两种角色的不可兼容性。
我之所以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不仅是因为我以前从事学术研究,现在下海办企业,经历过角色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关系到企业家社会职能定位及社会对企业家的评价标准。
企业家与知识分子的定义
吴晓波在文中及书中用两个大标题对企业家和知识分子进行了定义:
知识分子:那些眼睛盯着真理的人。
企业家:那些天生的妥协主义者。
在讲到知识分子与企业家两大社会角色的分野时,吴晓波从以下几个层面对二者进行了区分:
知识分子强调的是反对精神,而企业家是天生的妥协主义者;
知识分子以真理追求为惟一目标,而企业家则是资源的配置者;
知识分子属于弱者,企业家往往代表富裕的既得利益群体;在知识分子看来“原则永远大于利益”,而企业家却“只有利益而没有原则”。
根据吴晓波的上述定义及其区分再加上我个人的体会,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知识分子与企业家加以比较:
其一,社会分工:知识分子为知识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从事真理的研究与发现,从事知识产品的创造与生产;而企业家则是社会需求的发现者、社会资源的整合者和生产过程的组织者。前者重在于思,后者重在于行。
其二,追求的目标:知识分子追求国家的利益,甚至整个人类的利益;企业家更多的是追求企业的利益;知识分子追求的是长远的利益,企业家追求更多的是近期的利益;知识分子追求的是真理,真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企业家追求的是利润,利润是可以计算的;因此,知识分子更多的是社会责任感,而企业家更多的是企业责任感。
其三,性格特征:知识分子因为其职业特征及所追求的目标,一般都具有刚直不阿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精神;而企业家则是天生的妥协主义者。为了把生意做成,尤其是在中国,为了打通某一个环节,企业家往往不是把真理或原则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可行性放在第一位。这一点与其说是知识分子与企业家的区别,不如说是理想家与实干家的区别。实干家不光是企业家,包括政府官员等从事具体实务的人。
知识分子与企业家能否兼容
吴晓波的一个基本结论是,“知识分子与企业家是两种无法兼容的社会角色,前者或后者,你只能择其一。目前中国商业界及知识界很多的困扰,都是因为这两种角色的混淆而产生”。
吴晓波认为,“在一个成熟的商业世界中,企业家可以是慈善家、政治家、艺术家,却不可能是一个知识分子”。
近10年来,由于我所从事的咨询工作,接触了不少企业界人士,对许多人不是一般性接触,而是有较深了解。就我自己来说,以前做了十几年的理论研究,可以算作一个知识分子。做理论研究本身就或多或少的有吴晓波所说的追求真理、拥有社会责任感的特性,再加上最后6年是身居中南海做研究,虽然行政级别很低,但照样是忧国忧民,一睁开眼睛,就在思考中国怎么办,人民怎么富之类的问题。1994年开始下海办公司,我所办的公司又很特殊,是卖知识的公司。加上我自己做了十几年理论研究,虽然已经下海办了公司,但理论研究的情结仍然很重,怎么也放不下,下海10年来,仍然是三分之二的时间做研究、写文章,真正做公司的时间和精力最多只有三分之一。
根据我对众多企业家的了解以及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我感到知识分子与企业家两种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中国的企业家,至少我所接触的中国企业家,都或多或少地具有知识分子的特点。
首先,从社会分工来看,如前所述,知识分子是生产知识、发现真理的人,企业家是整合社会资源,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的人。但企业家在从事生产经营的具体工作中,照样会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既有自然规律的发现,也有社会规律的发现。人类社会的知识,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事实际操作工作的企业家发明和发现的。从这方面看,企业家也承担了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功能。
其次,从双方所追求的目标来看,知识分子以真理为重,以社会责任为重,但知识分子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要吃饭、穿衣、住房,因而他们对金钱、对个人利益不可能毫无兴趣。
任何人从事任何工作,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在生存问题尚未解决之前,更多的知识分子是为挣稿费而写文章。当生存问题解决之后,特别是在不为钱所动时,更多的人就会由为稿费写文章转向为真理写文章。
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有双重目的:一是名,二是利。如上所述,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在一定阶段为稿费写文章,也有一部分知识分子一开始就不是为稿费写文章,但他们可能是为名而写文章。无论名还是利,其出发点都是自我。我们不排除有一部分人,他们从事研究工作,既不为名,也不为利,一开始就是为了社会利益。但这种人只是少数。这种少数不光是在知识分子中存在,在各行各业中都存在。如在部队里有雷锋,在官员中有焦裕禄,在企业家队伍中也大有人在。
作为企业家,他们的成长过程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刚办企业时,在企业规模比较小时,他们办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赚钱的目的是为了买房、买车,为了自己享受。但企业办到一定规模后,房子、车子等问题都已经解决之后,任何一个人,就算他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他也会发生异化,即他再也不是完全为自己办企业了,他是在为社会办企业。他在为社会增加就业;他在为社会创造某种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他在为国家提供税收。在这一个过程中,虽然他的财富在增加,但这种财富只是一个法律概念,他可能永远都不会有时间和兴趣消费这些财富。这种财产可以称为私有公用财产。从其客观功能来讲,与公有财产没有什么两样。
小老板求利,大老板求名;小老板为自己干,大老板为社会干。对于许多老板来说,或许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随着财富的增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他们已经发生了异化,他们已经变成了公益使者。 1/4/2007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