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当客户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时,除非这个客户有需求,否则谁会在乎你的产品呢?你要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这个产品要有适当的功能和适当的价格,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与众不同! 显然,拥有好的创意,并通过精心的设计把它实现,是当今实现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手段。在此,我们来探讨什么是好的创意设计。
人们在购买一种商品的时候,往往不仅仅因为它能够满足某种功能,因为这个世界上能满足客户所需要的功能的商品实在是太多了,而是因为这件商品能够获得客户内心深处的某种认同。举例说明,一块30美金的电子手表,一块300美金的石英手表和一块3000美金的机械手表摆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块30美金的电子表拥有最多的功能,而为什么一块仅仅能计时的机械手表能够以3000美金的价格被客户接受呢?因为它在设计之初就被定义为可以被数代人传承的价值,它的形式可以唤起人们对上个世纪的某种回忆。因此,我们说:
1. 好的创意设计是唤醒人们潜意识中最底层的需求的诱因
2. 好的创意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传递价值的信号
让我们来看一看50年代经典的设计。那个时代,刚刚出现的喷气式战斗机无疑代表了最强大的力量,由此而引发的汽车设计浪潮中,我们可以及其清晰的看到潜意识价值的传递。
F-86是当时美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你可以看到同一时代的卡迪拉克轿车上拥有F-86许多特征。
我们把F-86战斗机的尾部和卡迪拉克轿车的尾灯作一个对比,大家马上会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 (图片) 设计师把人们对喷气式战斗机的力量的认同转移到对卡迪拉克轿车的认同,客户会在潜意识中认为拥有卡迪拉克轿车的同时也拥有了强大的力量。
美国轿车一度在与日本轿车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当美国的设计师们仔细研究了日本的轿车之后,他们得出了有趣的结论,那就是日本的设计师成功的将日本建筑的文化融入到轿车的设计之中,从而获得了竞争优势。在60,70年代,人们可以轻松的发现日本轿车对欧美轿车模仿的痕迹。但是后来,日本轿车开始走向自主研发之路,如何获得灵感?如何获得认同?日本的设计师开始从悠久的日本传统文化中探求。
如果我们对比欧洲和日本的园林,你会发现明显的差异,欧洲园林气势恢弘,而日本的则小巧精致,甚至在盆景当中获得山水的灵气。这一切源自自然资源的限制,狭长的地势不允许日本营造大型的园林景观。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对比古代的欧洲建筑和日本建筑,不难看出,和欧洲高耸的城堡相比,日本古代的建筑更加精细。欧洲建筑拥有高大内部空间和细长狭小的窗户,尖尖的屋顶;而日本建筑无法拥有宽敞的内部空间,为了营造敞亮的气氛,日本古代的建筑师将房屋的四周布满宽大的窗户,细细的窗棂,让光线从四面八方涌进屋内,平直的屋顶可以让空间显得更加宽阔。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日本的现代建筑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当我们审视日本不同厂商近期推出的一些家用轿车,从纤细的A柱和升高的顶棚都可以看到日式建筑的影子。(图片) 今天的美国轿车市场竞争及其激烈,美国车、德国车、日本车、韩国车的质量接近,价格上日本车、韩国车更具优势。福特"野马",这一传奇般的品牌如何延续?新一代的设计应该融入何种精髓?巨大的挑战摆在设计小组的面前。
先简单回顾一下福特"野马"的历史,野马的名字源自二战时富有传奇色彩的北美P51型野马战斗机。1964年,福特公司将目光定位在二战后长大的,喜欢标新立异、追求刺激的美国年轻人,为此,福特设计了外形大胆的"长发动机舱、短车身"二门跑车,并将象征自由的野马作为其标志,其相对低廉的售价被人们成为"穷人的法拉力"。这一品牌为福特带来800余万名用户。在007的几部影片中,野马成为了男主角硬朗形象的最佳衬托。80年代之后,野马因种种原因渐渐沉寂下来。福特05款野马轿车如何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重现辉煌?答案是:将日本设计汽车的理念融入美国的汽车设计中,即设计美国汽车时融入美国文化的元素。
如果说日本的文化是将资源的利用达到极至,美国文化的代表是什么呢?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西部片中,牛仔硬汉最吸引人的地方一定不是闪闪发光的左轮手枪,而是他们深邃的目光,那种目光概括了西部牛仔应该具备的所有精神。福特05款野马设计小组的负责人将六十年代影星的照片贴在墙上,要求他的组员们能够在设计中再现这种精神。借助Autodesk 公司的Alias Studio的数字化设计工具,设计小组将电影中的牛仔精神再现于轿车之上。于是,一反近年来大灯与车身融合,保持一致的趋势,设计师们将05款野马的车灯后退入发动机罩下面,形成冷俊的效果。这一设计使05款野马大获成功,占领了北美近50%的运动型轿车的市场。
福特基于同一底盘技术,开发了从SUV到MPV等多款轿车,满足客户不同的需要。(图片)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在产品质量同质化,技术手段趋同化,成本最低化的今天,好的创意设计是区别你的产品与其它产品的最大优势,也代表者消费者心中追求的完美与理想。这也正是创意设计的精髓之所在。
11/16/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