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数据仓库、ETL、OLAP,这些都算是后台产品,主要集中在数据层面或是应用服务层面。这次就来谈谈前端的产品,它们负责直接面向用户,将用户的请求转发给服务层、数据层,同时也要向用户展现所需信息。
目前提供前端产品的厂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专业前端产品提供商,此类公司规模一般不会太大,国外有ProClarity、InSight,国内则要数菲奈特名气稍大;二是全方案提供商,几乎都是国外公司,如BO、Cognos、Hyperion等都提供前端产品。
BI的前端虽然和通常的IT应用(诸如MIS、ERP等系统)有共同之处,不过,按照分析应用的不同还可以细分为报表展现、OLAP展现、仪表盘以及Portal等几类;按照展现形式,则可以分成Web、客户端分析工具和电子表单三种。
应用:四种武器
BI前端应用主要为报表、OLAP以及仪表盘、Portal等几种。
业界一直流行一个观点——国内的报表非常复杂。国外的报表工具在前些年似乎并不适应这种中国式报表,因此也就有了中国本土报表工具的生存之地,诸如润乾、华表等。另外,还有一种现象是自己开发报表前端,这种方法有个很大的通病,即为了节省开发成本,一般都会省去报表设计器的开发,只开发展现部分。这样,表面的工作量减少,却转移到后台的ETL上去了。可一旦报表样式修改,就需要修改ETL程序,总不如可视化地在设计器上拖拽方便。当然,随着国内企业管理的完善,决策层面对报表的需求也在规范,因此,不论是国外或是国内报表工具,其架构都在趋同。
OLAP的前端主要是将用户的多维分析请求提交给OLAP服务器,并展现返回的数据。这里的多维分析请求主要包括钻取、切片、旋转等操作。在电信行业大规模展开经营分析系统的建设初期,曾经对这项应用寄予很大期望,不过似乎它不怎么争气。目前已经有标准化组织或企业在定义OLAP前端与服务器数据交换的标准,例如微软、Hyperion、SAS推进的XMLA,还有基于JAVA API的JOLAP。
仪表盘这种前端展现形式随着绩效管理软件的兴起正在流行起来,其界面非常简单,非常适合决策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宏观信息。目前主流的BI厂商BO、Cognos、Hyperion、SAS都有自己的CPM(Corporate Performance Management)产品,当然还有称BPM或EPM的(Business/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可以说这些前端功能都不复杂,主要的难点还是在于绩效指标的定义以及管理流程的规范上面。
从目前的实际应用来看,国内很多项目大多都是采用了不止一家的产品。例如会选用Cognos 的Powerplay作为OLAP服务器, BO作为报表服务器,报表展现则用WebI或者Crystal Report。另外,企业内可能已经有了一套诸如WebLogic的Portal作为企业门户。
如此,企业现在的问题就是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产品集成到WebLogic Portal当中。要让这三者在界面视觉效果上看起来差不多,还不是难事;难的是权限认证的统一,因为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用户、角色、权限体系,如果实现单点登录,就要在三种产品之间同步用户信息。
因此,用户在选型时就需要考虑这些产品的权限认证机制,最好是选用开放的,支持LDAP协议的产品。
展现:两张面孔
在早期PC机功能尚弱的年代,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强大,客户端只能做很少的事情;后来,PC机功能逐渐强大,桌面系统的应用变得丰富起来,C/S体系也逐渐成熟;到了90年代,三层结构又逐步取代C/S结构,Web应用大行其道,因为其“零客户端”的部署而备受宠爱;最近几年, AJAX技术的出现,应用计算似乎又重新偏向客户端。
在整个软件体系的变迁中,BI产品的前端也跟随这个大趋势。如今,几乎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Web应用,甚至有些产品出现了将所有的应用前端都转成Web界面的趋势。例如BO,它的报表设计器就可以实现在Web上设计报表。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种趋势,因为对于决策者,他们希望看到结果,并不需要太多交互,因此比较看重界面的简洁;而对于分析师、设计师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功能丰富的客户端,方便操纵数据,定制提供给决策者的界面,因此对于报表设计师来说,Web应用倒觉得有些不爽,因为不如传统C/S客户端那样便捷。
电子表单是一种非常便于制作报表、做数据分析的利器。多年下来,若干产品你争我夺,大浪淘沙之后,最终是微软Excel一统江湖。 (图片) 在Excel中,在没有连接任何OLAP服务器的情况下,也支持旋转透视表,这算是一种非常简易的OLAP前端。不过,因为有些过于简易,也为其他厂家留下空间,纷纷开发Excel插件,增强其OLAP访问能力。微软将在下一版本的Office大大增强BI功能,可以想见,其分析能力也将变得更加丰富。
总之,前端可以简单认为是人机界面,BI的前端就是如何将数据、分析应用呈现给用户。有人看重界面的美观,有人重视功能的丰富,有人强调操作的简洁,当然还有人会要求有领先的架构。用户角色的不同,对前端产品的要求重点也自然不同。
5/11/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