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只有采用最大可能的自动化程度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从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生存下去。高生产率、高效率和完整的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是智能识别系统。
机器人视觉
从第三维来看,机器人可以引导不同的工作任务,例如定位、组装、搬运或者涂装。
ISRA独一无二的解决方案覆盖了从2D到6D的范围,其技术可以模仿人眼和手臂之间的交互作用。2D、2 D、MONO3D、3D 和3D 立体机器人视觉系统实现了自动式处理,其中包括全自动式捆扎、堆垛、装配和位置识别的应用。2005年又加入了一个创新——几何测量传感器(Geometry Gauging Sensor ):一个全新的高精度、3D机器人引导和测量的传感器家族。作为一个顶尖的机器人制造商,所有的系统都以它们的鲁棒式识别、外形轮廓计算法则、位置和标度方法、柔性、操作的简易性以及自动校准、标准的界面特征而著名。 (图片)
高精度和快速3D机器人视觉系统显示天窗的组装并进行完整的质量检查 机器人视觉系统主要被应用在自动化工业的多个生产步骤中,还可以在通用工业(OEM和系统集成商)的设备以及机床的各种项目中被作为集成系统使用。
质量检验、测量和监测
不管是用在发动机、传动系零件的组装监测还是对整个发动机舱以及相关的子系统或者零部件进行完整性检验时,甚至在用于复杂的装配单元时,ISRA 系统都可以提供杰出的速度和柔性。ISRA系统让长度、宽度、半径、边缘平行度和小到微米级的零件几何特征相似性分析成为可能。标准系统可以为以下领域提供理想的100%质量监测服务:
□ 装配监测
□ 粘接应用监测
□ 编码监测
□ 完整性监测
VIVA是质量和机器人视觉任务之间的智能链接。这个通用的软件平台能够实现测量、监测、识别以及2D到3D的机器人视觉之间的交互。该工具建立在ISRA自动化方面超过百年的经验之上。由于其先进的设计理念,更为复杂的工作任务也能被更灵活、快速和经济地实现。
汽车工业中的实际应用
汽车制造业企业使用ISRA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的全部自动化并因此降低花费,使生产变得更加灵活。(图片)
创新:带集成监测功能的内嵌3D接缝追踪系统 (图片)
新VIVA软件为JIT生产排除了组装中的错误 (图片)
玻璃窗的装配:新2D/3D结合的传感器GGS(几何测量传感器)集成了一个“BEST-FIT”的创新 ISRA系统可被用于生产过程的各个步骤。车身车间中冲压件的装载和卸载、测量技术和粘接监测,挡风玻璃和座舱的安装、车身位置的探测,涂装车间的涂装监测或者车轮组装,这些都是ISRA产品应用范围的几个例子。ISRA系统还可以被使用在汽车工业生产链的所有场合:
□ 冲压车间
□ 涂装
□ 总装
□ 动力总成
该系统也可以被集成和使用在以下场合:
□ 零件处理
□ 车顶组装
□ 测量
□ 发动机/齿轮组装
□ 间隙、齐平测量
□ 车门主要密封
□ 天窗组装
□ 车门安装
□ 底盘密封
□ 冲压件的装载和卸载
□ 车轮组装
□ 座舱组装
□ 胎圈过程监测
□ 玻璃装饰
□ 发动机装卸
□ 运输冲压件的选取
□ 侧板的装卸
□ 发动机组装的柔性监测
□ 舱壁板的焊接
□ 轮圈的处理
目前有1000多个伊斯拉系统在世界著名的汽车公司内运行,如:大众、欧宝 、戴姆勒克莱斯勒、通用、沃尔沃、本田 、现代、奥迪、宝马、福特、菲亚特、西亚特、斯柯达、保时捷、罗孚等。这些系统的安装证明了视觉系统的设计实效:每天24小时、一周7天,视觉系统确保了机器人装配和加工必要的精确度和速度,它们释放了汽车生产中经济效率的巨大潜能,确保了高复杂工作的有效解决办法。
目前系统应用的例子包括:
1. 机器人视像
□ 部件和元件识别
□ 2D和3D中的位置识别
□ 2D/3D实时机器人引导
2. 表面视像
□ 喷漆部件100%完整性自动化检测
3. 质量视像
□ 检测和装配完整性控制
历史悠久的合作关系以及成千上万被成功安装的系统——例如,在超过90家汽车生产厂中ISRA机器视觉解决方案每分每秒都在安全可靠地运行,这些都着重说明了ISRA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奥迪、宝马、戴姆勒克莱斯勒、菲亚特、大众、本田、现代、雷诺、沃尔沃等,他们都依赖ISRA视觉系统来优化他们的过程生产链。(图片)
VIVA(视觉自动化的万能才智)软件保证实现“零失误”的柔性装配过程 (图片)
装有内嵌式3D机器人追踪制导系统的省时高效的生产 不断进步的和高效自动化的生产过程是在每一个市场中取得成功的法宝。机器视觉在自动化生产控制和质量保证上是一个关键的部件。
ISRA机器视觉解决方案能够极大地满足生产中的要求并可提供个性化设计来适合每一个特殊应用。标准配置的产品能够给予客户以无懈可击的性价比。
目前,ISRA 最先进的、界面友好的专业技术被一流厂商每天24小时使用,其在超过6000家的机器视觉系统中性能优异、脱颖而出。凭借机器视觉系统,ISRA 成为汽车制造业企业整个生产过程走向高产率和高质量的一把金钥匙。
原载 AI《汽车制造业》杂志
3/14/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