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制造业企业推行柔性制造的意义及对策
浙江师范大学 陈琪
摘要:柔性制造是人类制造方式的又一次重大转变,也是现代制造业企业生产方式的主流方向和共同基础。本文主要对“柔性制造”这一先进制造方式的基本特征以及它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推行的意义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柔性制造;对策
在世界经济的版图上,世界制造业重心的移动箭头在经过了英国、美国、日本三个世界制造大国后现正在快速向中国移动。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应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制造水平以适应世界制造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便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柔性制造”这一先进制造方式的实施是我国制造业企业迅速提高制造水平可供选择的路径之一。
一、“柔性制造”的基本特征
“柔性制造”是相对于“刚性制造”而言的。传统的“刚性”流水生产线主要实现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其优点是生产率很高,设备利用率也很高,单件产品的成本低。但设备价格相当昂贵,且只能加工一个或几个相类似的零件。如果想要获得其他品种的产品,则必须对其结构进行大调整,重新配置系统内各要素,其工作量和经费投入与构造一条新的生产线往往不相上下。因此,刚性制造系统只适合大批量生产少数几个品种的产品,难以应付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
而由计算机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装置和一组数控加工设备组成的“柔性制造”系统是一种智能型的生产方式,它具有根据制造任务和生产环境的变化进行迅速调整的能力,即具有多方面的“柔性”特征:1. 机器柔性,系统的机器设备具有随产品变化而加工不同零件的能力;2. 工艺柔性,系统能够根据加工对象的变化或原材料的变化而确定相应的工艺流程;3. 产品柔性,产品更新或完全转向后,系统不仅对老产品的有用特性有继承能力和兼容能力,而且还具有迅速、经济地生产出新产品的能力;4. 生产能力柔性,当生产量改变时,系统能及时作出反应而经济地运行;5. 维护柔性,系统能采用多种方式查询、处理故障,保障生产正常进行;6. 扩展柔性,当生产需要的时候,可以很容易地扩展系统结构,增加模块,构成一个更大的制造系统。可见,“柔性制造”系统能够自动调整并实现一定范围内多种工件的成批高效生产,并能及时地改变产品品种及规格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制造业企业中推行“柔性制造”的意义
柔性制造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对制造任务和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而,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推行柔性制造有其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柔性制造”是现代生产方式的主流方向和共同基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新月异的生产技术推动着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创新,如准时生产、精益生产、并行工程、敏捷制造、仿生制造、绿色制造、制造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等等。而这些先进的生产方式无不是以“柔性”作为其出发点和基础的,如精益生产的基本前提是根据用户的需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敏捷制造和虚拟制造都强调快速适应各种变化的要求;并行工程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就集成考虑了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过程的适应性要求;而制造资源计划和供应链管理则是从整个生产链的范围求得更广、更高的柔性。
(二)“柔性制造”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最坚实的支撑。过去在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环境下,制造企业不必考虑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要求,都是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只能购买什么。而今消费者已成为市场的主宰,他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这种强制性的标准化商品,而是前所未有的非标准化产品,这将导致单一的同类规格的大量消费市场,裂变为一系列满足不同需求的细分市场,细分市场又进一步强化了产品的多样化。这使得市场竞争的形态从成本、价格为主的竞争,转向市场适应能力、新产品推进速度、产品个性化等方面的竞争,这在客观上需要柔性制造系统的支撑。
(三)“柔性制造”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由于柔性制造是一种智能型的生产方式,它将高科技“嵌入”到制造设备与制造产品中,实现硬设备的“软”提升,并提高制造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因而不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能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另外,柔性制造还是一种市场导向型的生产方式,它要求制造厂商与顾客实行互动式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顾客对相关产品的需求信息,严格按照顾客的意愿和要求组织生产,因而能消除制造商生产的不确定性,同时使各制造商之间避免因过度竞争而造成两败俱伤的现象,从而使各制造商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四)“柔性制造”是全面提升制造能力,缩小与国际先进制造水平差距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发展成为制造大国,但距国际先进制造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以国内走在制造业前列的浙江省为例,根据浙江省统计局企业调查队调查分析显示,目前,浙江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6568美元,还不到美国、日本和德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的1 / 10,也低于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前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就反映生产过程物耗比重、深加工程度以及技术含量的工业增加值率来看,2002年浙江规模以上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仅为23. 2%,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相比分别低了18至25个百分点,与马来西亚的水平相当。这些差距显然是由于我国的制造设备的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低下等原因造成的。而“柔性制造”这种先进制造方式的推行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生产设备技术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已有的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全面提升制造能力,从而缩小与国际先进制造水平的差距。
三、制造业企业中推行“柔性制造”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一)应积极引进和加速培养各类“柔性”人才,以优化企业的知识和人才结构。柔性制造是一种智能型生产方式,这在客观上要求有多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去掌握和运用它。比如,柔性制造需要生产工人得到更广泛的技能培训,掌握多种技能和能力,以便能很容易地从一种工作调换到另一种工作;又比如,柔性制造需要技术人员一专多能,并有很强的开拓创新能力,能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迅速研制出新产品,并快速制定和调整好相应的生产工艺设备;另外,对以顾客需求和偏好为导向的柔性制造方式的管理,也是对管理者能力的一种挑战。总而言之,柔性制造需要企业加快各个层次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速度,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优化企业的知识和人才结构。
(二)依靠“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实现批量生产条件下的产品差异化,以解决少量个性化需求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柔性制造主要是适应社会对个性化消费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各种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如果批量很小,就会影响产品的制造成本,这样虽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但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经济性。而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因此,制造商必须考虑依靠产品的系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来提高零部件的生产批量,在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三)采取多渠道、多方式进行物流配送,以解决快速准确的物流配送与降低配送成本的矛盾。柔性制造必然会给制造商带来巨大的物流配送压力,一方面,消费者希望制造商能以最短的时间将商品送到手中,否则消费者会提出退货而影响制造商的销售和信誉;另一方面,如果对于每一件商品尤其是价值较低的商品都达到快速配送的要求,势必导致物流成本太高。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多方式进行物流配送,如可通过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进行物流配送;同时,企业自身可采取集中生产和开拓市场相结合的措施,尽量增加同一地区对同一商品的需求总量,使单位产品的配送成本降低;或者通过时间折扣、数量折扣等,鼓励消费者提前订购和批量订购,使制造商能分期分批地配送商品。
(四)建立起强大有效的互动式信息沟通网络,以迅速精确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因为,柔性制造技术作用的发挥和效益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是否能迅速精确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为此,企业必须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制造过程的信息化水平及信息管理技术,并建立与顾客之间的互动的信息通道,以便快速有效地获取市场信息,进行需求分析,确保顾客需求的满足。
(五)重构制造流程,提高产品制造速度和质量,同时降低由此而提高的生产成本。制造流程重构主要包括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重构供应链。柔性制造对传统的原材料供应方式提出了挑战,柔性制造方式要求供应的材料品种大量增加,单种材料的供货量减少,供货速度加快。这就要求选择好供应商,并与供应商之间实行数据库联网或能做到互动,从而保证原材料供应的准确快速,并降低库存费用。同样与销售商之间也要实行数据库联网或能做到互动,保证及时准确地为销售商供货。(2)改造计划调度系统和生产过程,快速和准确地处理由柔性制造带来的大量的生产信息,提高产品制造速度。(3)建立实时质量控制系统,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
(六)转变企业管理方式,实施柔性管理,保证柔性制造系统高效运行。常言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柔性制造需要柔性管理。柔性制造方式的实施必然要求变革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和管理方法。首先,要树立与柔性制造系统相适应的柔性管理思想,这是实施柔性制造的先决条件。柔性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和个性化”,它注重平等尊重、主动创新、远见和价值控制等思想观念。其次,应增强组织机构的柔性。组织结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有柔性,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对外部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目前大部分制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层次多,信息传递的渠道长、环节多、速度慢,不能适应柔性制造对信息传递快速准确的需要,因而必须采取项目型、虚拟型、有机型等柔性组织形式,以增强组织结构的柔性和活力。再次,还应采用柔性的管理方法。柔性制造是一种新的先进的生产方式,这在客观上要求有相应的诸如动态计划、弹性预算等柔性管理方式去管理,以获得以变应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天法. 柔性制造战略[ J]. 经济管理,2004,( 7 ).
[2] 张光明. 与柔性生产相适应的柔性管理[ J] . 经济管理,2004,( 7 ).
[3] 杜晓军. 虚拟制造:中国制造业企业可供选择的发展途径[ J]. 管理世界,2004,(2 ).
[4] 徐杜等. 柔性制造系统的原理与实践[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2/2006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