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主要分析和验证产品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到使用”的过程中,涉及到人—机—社会—环境的各个层面与各种关系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套较为初级的评定标准,使产品的设计解决好这一层面的问题,达到设计的目标与要求,是产品真正的能够称之为“好”的产品。
关键词:五元次分析法;感性工学;产品
1、“美”的可分析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因此,虽然相邻学科的研究为我们展现了乐观的前景,但是任何学科的成熟都必须依赖自身的努力,一味借助外来的援助无异于饮鸩止渴。学科间的交融也象民族间的开放,它有可能带来皆大欢喜的共同发展,也可能使一方沦为另一方的殖民地。为了避免悲剧的出现,我们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期待着不远的将来可以用自己的证据创建自己的理论。
继荷迦斯《美的分析》之后,博克的美学物理性状原因归结为:“小、光滑、逐渐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第一次把“美”和“崇高”这两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同时提出,堪称美学史上的一位天才理论家。[4]
帕拉蒂奥曾提出过七种理想的物体形状,中国古代也有过许多类似于建筑的《营造法式》之类的著作。都在试图通过对于设计的语意描述来得到美的定性结论。
格式塔心理学派在寻找“好的圆形”过程中与几个世纪以前的荷迦斯遥相呼应。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一旦找到了某种形式上的要素,就可以现实的解决美学问题。当然我们认为这在我们这个时代还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但这并不能止住我们对于设计美学理性理论的研究。
同时我们也应该从这些“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或“美是事物符合人类进步理想的属性”的观点中感受到有别于荷迦斯美学观的观点。他们在认定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人类进步的理想的基础上讲“精神”和“规律”作为主体感受的“本体论”也在柏拉图式的美学感性观点的影响下,艺术也呈现出勃勃生机,但是对于越来越走向程序化的产品设计来讲,单纯的追求艺术的魅力并非产品设计的全部。[4]
2、VTs方法的研究
(1)“VTs方法”定义
“VTs方法”定义:建构在感性思维可以测量假说之上的,通过经验性的主体对客体认识,对产品设计进行建立在五个层级之上的典型语意描述,并将描述层级数量化,形成对产品设计单体的感性因素定量指标,同时整合其他方面的典型语意量化指标,形成对设计的初步评价体系的,在通过对这些数量指标一定的数理分析而形成的产品设计的直观分析结果的过程,笔者称之为“五次元分析方法”简称“VTs方法(V Times 方法)”,英文缩写为VTsAW。[1]
本方法是一种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来探讨“物”的设计属性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特质,采用人的感性意象定量、半定量的方式表达,在理论时等同于产品设计特性,进而设计出符合“人”的感觉期望的产品。同时也是一种消费者导向的基于人机工程和设计心理学的产品开发支持技术,利用此技术可将人们模糊不明的感性需求及意象转化为细部设计的型态要素。
(2)VTs方法实施过程
当然从其学科外延的角度分析本研究的学科基础应该相当广泛,包括极为庞大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其中最直接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基础是工业设计理论与方法、美学理论、设计心理学、感性工学、人机工程学、统计学、优化设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一般认为诸如市场学、机械科学、电子科学以及现代数学也是其学科基础,然而限于本人学术基础的有限,可能在本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并不算他多,但这并非说明这些方面的非重要性。
从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来看,在组织本研究构成中,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几个步骤:
①针对性评价指标的建立
②指标语意翻译
③语意层级确定
④单项指标层级统计并得出结果
⑤统计各单项指标结果
⑥整合统计结果并得出分析
通过这六个方面的流程,我们能够形成某一产品设计的简单分析模型,这对开展更大规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语意描述形成
很显然对于分析方案的基础性描述,我们依然采用了情感描述,并将这些情感描述经过一定的统计与分析再整合到一个数学模型中去进而形成了本次设计中的方法。毕竟这个学科情感因素还是决定着设计成败的主要因素,引入这个方法,无非是将情感因素整合,并形成一定的直观分析的量表,使我们更清晰而已。情感分析与数理分析本质上也是相互依存的,在基于现代产品设计的评价理论中,情感分析依旧是数理分析的基础,毕竟我们还没有走向一个完全的纯理性控制的时代。
每一位设计师和每一位产品的使用者,在审视某一产品时,包含了两种过程和认知模型,一种是公共认知,一种是所谓的个性认知。公共认知就是指对某一事物的群体倾向性,比如我们看到苹果电脑的G4设计时,我们会赞叹该款设计的现代感强与品质卓越,这就是公共认知的一种群体性表现。但对于个性认知,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审美和评价的个体性不同并不是这样简单,其差异性受到每个人的学术背景、成长经历和工作环境的影响而有不同的表现。正是因为人和人之间有着巨大的认识差异,所以这个部分我们极难把握,对于简化成数理模型的定量分析就更存在着困难。正是如此我们研究的重点主要是研究其公共认知,而对于个性认知的分析与研究可以采用分析产生差异的因素,在这些形成差异的因素中寻找共性和规律性,有了这个基础再拓展到产品的差异性上,这样产品评价的公共认知和个性认知也就比较明晰了。
我们将通过世界范围内的评奖标准,从中找到现有的设计在什么方面是我们现代社会要求的重点,进而整合出符合本研究的设计评价标准。 日本Gmark 评选标准
(图片)德国IF汉诺威工业设计大奖评选标准
(图片)其他国际中药工业设计奖项评选标准
(图片)CIDF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大奖评选标准
(图片)应该看出,这些标准只是依靠评判者的设计师实践能力,存在着很强的随意性,而且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而且通过这一系列的标准我们发现并不能减少差异性的存在,因而在标准上过于宽泛而且特别注重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铭传大学商品设计系对产品的评价目标体系)
(图片)(图片)这个表格清晰的表明,在形成产品设计的评价标准中将各种综合要素纳入其中,包含了在设计策略、设计组织与人力、设计管理、设计企划能力、设计程序等方面的内容,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本标准的制定缺少了工业设计产品的创造性方面的衡量尺度约束,而且在评价准则的制定过程中没有标准的制定,因而这样很难在操作性上满足一般的样本调查的参与者。不过对于如此全面的调查内容的确定,应该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4)整合
通过对产品设计评价体系各种指标的分析与研究,同时为了更加系统和完整的成为非专业人士所能看得懂的内容,从产品设计的本质要求出发并且参考“‘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铭传大学商品设计系对产品的评价目标体系标准”与IF 、Gmark、 IDEA、 Redot、 CIDF等国内外工业设计大奖的评选标准”,我从60个独立方面确定产品设计的约束条件,我称之为:“语意描述”,这是对产品评定等级的文字性说明,目的是为了让参与评定的人员在获得样本之前能够有据可循。(图片) 以上从60个方面对产品设计的美学要素、量产水平、设计理念、设计分析与评价的指导思想、产品综合因素、区域特征等方面做出了普遍性的形态描述,这对于一般参与评价的人员有一个较为直观和直接的评定标准,而在60个语意描述过程中,并不是将每一个语意描述作了一个简单的等分五阶的分类,而是针对不同的状态特征做出的有针对性的区分和个性描述,这样可以减少在分析数据阶段的加权处理而有利于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3、结论
数理化产品设计是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将个人的感觉与意象转化为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进行消费者导向的设计支持技术。本文应用感性工学系统的理论架构,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式来描述产品型态特征,从而得出消费者的心理感性意象与产品造型型态的对应关系。本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系统地将设计学方法与计算机系统相结合,建立实用的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面对全球买方市场的迅速形成和科技革命浪潮的汹涌澎湃,制造业的外部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快速交货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企业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唯有顺应时代潮流,从战略思想、经营理念到生产方式、技术手段都进行彻底的变革。实施“快速响应工程”,把市场信息、设计开发和制造营销等集合成一体,采用计算机和其它先进制造技术,进行跨地域、跨行业的合作,以实现产品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就能确保企业在新的挑战中成为不败的赢家。实现快速响应的关键,是有效利用产品信息资源。当今信息时代,在构成产品及其开发过程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要素中,信息成为最重要的产品资源。从这一点出发,就导致产品开发和制造过程的彻底变革。传统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过程,以实过程(试制、试验和改进)为主,虚过程(设计、分析和评估)只占从属地位;现代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过程,数字化的虚拟过程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重要环节,甚至自成体系占据主导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化是企业走向新世纪的通行证和护身符。
面对数字化社会的要求,产品设计的手段与设计理念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而反观我们原来的设计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相当严重,很多程度下是设计师在凭着经验的积累艺术性的创造,而这种创新形式有着很强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太强,致使在设计过程中不能确定产品设计是否符合现代设计的要求,其市场的拓展和对市场的把握程度就显得摇摆不定,很难说服设计接受方理解设计和推动设计的无变化发展,因而在这个程度上就很难满足设计的需求。
从国际范围来看,全球化使我们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更多的设计要素将会渗透到设计的本质里面去,这样我们如果只是单纯的将设计的单项思维传递出去,可能就无法适应瞬息万变市场和国际需求的发展,就会造成极大的智力和财力的浪费。
整个国际设计环境中,以日本和欧洲与美国的特色较为明显,客观地讲,日本的理性分析较为充分,欧洲针对市场的理性分析也很充分,美国更加倾向于传统的设计思维,因而我们看到,日本和欧洲的大量消费性产品充斥在我们的环境里面,美国的消费性产品并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本研究方法侧重点是消费性产品,如同产品设计的概念所言,产品设计的两大基础是批量化大生产与生产竞争,因而作为消费性产品,本方法还是符合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本质的体现的。
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一样,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主要以宗教的、艺术的、技术的手段来把握,在设计中设计艺术与设计技术并存的时代,如何解决设计艺术的设计技术解决能力将会成为未来设计发展的一种趋势,因为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不管我们对于历史风格的眷恋、对于设计思维的膜拜、归结到一点,都要去解决它。黑格尔在其《美学》中虽然极力反对“艺术医生”的存在,但我庆幸我们并不是生活在机械唯物与唯心盛行的世纪,我们生活在数字化即将展开的时代里面,规则原理只要存在量化的可能,也就是存在逻辑的过程,计算机就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算法加以实现,我没有能力反驳大师的观点,但事实却展现了大师所界定的相反的方面,同样,关于艺术中重要的一环,美学思维的各种观点的兴起,也预示着“理性学”的兴起,正是基于这一点,针对感性工学、感性美学的交融出现,使我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了小小的底气,当然,学术所倡导的百家争鸣也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不知道这是无知者无畏的结果还是我在不是十分清晰的晨雾中开始感受到即将出现的一缕阳光。
参考文献:
[1] 李月恩.产品设计VTs分析方法的应用.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0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2005.China Machine Press.Pan Yunhe.Wuhan:126~131
[2] 黄崇彬.日本感性工学发展近况与其在远隔控制接口设计上应用的可能性. http://www.product.tuad.ac.jp/robin/Research/kein.htm
[3] 苏建宁,江平宇,朱斌,李鹤岐.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38No.1J an. 2004
[4] 王廷信.感性美学. http://www.guoxue.com/xqyj/gxmx/sdez.htm
Abstract the research aimes on the analysis and experience for product’s procedure on criterion producing solving and using, getting the relations of human to product to society to environments for the any layer. Building a stander of product during the course of research, and the design could fix up the question on the layer and getting to the aim. GOOD product turn into the really good product.
Keywords VTs kansei Engineering product
12/18/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