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和物流专家认为,在仓库中有效的空间利用意味着通过利用每一寸可使用空间来达到最大化的仓储立体空间。“如果你想存放更多而且并不减少通道空间,那么最简单的方案就是往更高的空间发展。”K.B. Ackerman先生 公司的总裁Ken Ackerman先生说。
直立式仓储也是一个很好的起点,Ackerman先生认为公司通过在过道桥之上设立存放架的方式可以减少空间的浪费。他还在公司的仓库内安装窄道存储货架,加固过道,在存储和处理空间之间增加中间层以重新配置空间。
Tompkins Associate公司的总裁James Tompkin先生说:“为了更好地利用空间,我推荐窄过道、高货架,并且根据货物的尺寸正确选择货架间隔的大小。这些都可以让仓储更有效率。”
为此,知道仓库具备多大的仓储能力是首先要明了的。Ackerman先生建议公司投资体积和重量计算系统,例如Quantronix公司的Cubiscan系统,来计算每个产品应该对应的存放空间。Cubiscans是一些非接触式的传感器,用来测量长、宽、高和产品的重量。从单个产品到整个货盘均适用,由此可以计算出存储它们所需的最大空间。
UNEX Manufacturing公司最近也发布了一款立体软件系统,用于确定仓库中纸箱的重量和三维尺寸,由此来决定放在什么位置可以最大化利用空间。SKUbe软件帮助仓库管理人员分析具体的SKU,再将它们放入动态仓储系统。
“它可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在现有仓库中增加仓储密度的目的”UNEX的销售副总裁Peter Rice先生说。
Ackerman先生建议,在立体空间决定后,公司需要考虑过道、集料台、货盘的位置和提货路径,掌握在仓库内的全部仓储空间。这些数据,包括过道、运输区域和其它空置空间,在一些仓库中的空间占用率有31%。通常,仓库利用85%的仓库空间是比较适合的,超过这个界限,就需要在货新货入库时移动其它货物来腾出空间了。
Logistics Resources International公司总裁兼CEO,ED Frazelle博士说在正常的库存水平下80%的占用率是比较适合的,在高峰期可以达到90%。许多仓库为了达到这一水平都做了许多工作,目前仓库的平均水平是82%的占用率,高峰期为96%的占用率。
过量仓储是现实问题吗?
对于那些超过这一水平的仓库“由于过量仓储引起的处理量降低的平均量为9%”Frazelle博士说。目前,10个仓库中有9个,存在的问题不是仓库空间的问题而是库存的问题,
Frazelle博士补充道:“我们注意到在一般的仓库中只有78%的SKU是‘活动的’。公司对于他们需要的SKU通常有25%-40%的过量库存。分析你的SKU利润率,你将发现许多SKU不应该要。通常,由于在供应链的终端之间缺乏合作,没有人对库存水平最终负责,仓库积累了许多不流动的库存”
许多这些“呆死”库存可以通过打折的渠道销售,捐赠(免税),回收,当作原材料,报废或者在某些情况下返回给生产商。“拍卖的方式也可以降低系统的成本,”Associated Grocers公司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副总裁Randy Fletcher先生说。
其它流动缓慢又必须存储的货物可以转移至第三方仓库或公共仓库。Tompkins认为这尤其适合于季节性产品。“你为什么要为有时间限制的产品建造新的仓库呢?如果不可以卸载这些货物,那么可以将它们转移到过道的另一端,为快速流动的货物腾出空间。”Ackerman先生说。
对于其它库存来说,有效利用空间的关键十分简单。“运送它,而不是储存它。或者存储较少的产品,但达到较高的回报率。” Tompkin说。
为此,Ackerman先生和其它人建议建立一个透明的配送网络,不仅允许看到入库的产品还可以直接将它运送至订单提取。
专家们还指出,配送中心应该合理分配空间,实现仓储、处理订单、入库接收、出库运输,有附加值的服务等。另外同样重要的是,根据产品的尺寸和载重来调整货架,如果采用了货盘式货架,而货盘不能装满的话,就相当于浪费了空间。
Frazelle说:“在你清除了不应该有的SKU并优化了应该储存的SKU之后,就是优化了仓储。根据应用选择正确的仓储模式和空间配制是到非常重要的。”
向高度发展
在仓储空间存在问题的地方,目前已经有许多技术可以让仓库向垂直空间发展,而不仅仅是扩大占地面积,这些技术包括自动仓储和检索系统、传送带技术、叉车和物料处理设备等。
Raymond公司的叉车生产总裁Jim Malvaso先生说:“仓库正变的越来越高。我们生产的叉车已经升到60英尺高,我不知道它们还会达到怎样的高度。随着一些公司的仓储向垂直空间发展,你将会看到许多变化。”
Malvaso先生还说,过道变得越来越窄了,有些仅有5英尺宽。相对传统的宽道叉车来说,如果采用窄道叉车可以提高80%-100%的仓储能力。
垂直空间发展和采用窄过道是因为人们很快就意识到建立更多的仓库并不能解决空间的挑战。在现有设施中改进流程、系统和空间利用则可以获得更多的正面效果,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达到更高的处理量和更快的库存周转。
摘自MM《现代制造》杂志
11/15/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