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鸿海:布局知识产权战略
台湾鸿海集团从30年前的精密电子制造业小厂迅速发展成为年收益过万亿的台湾第一大民营制造企业,其发展速度,相当于2000年前后,每年都为台湾创造一家前五十大的企业。但早期的鸿海也曾因为没有自己的专利而不断被国外企业送上法庭。鸿海不断摸索,逐渐走出一条以知识产权战略决胜市场的路来。
鸿海首先在全球设下六个法务据点,四百所名员工在应对日常商业诉讼以外,不断汇整新研发产品,并到全球不同的市场、国家去申请各种知识产权。其次,注重搜集、比对其竞争对手新申报的知识产权,拆解国内外其它企业的专利,将上述信息建档,累积为鸿海自有的专利数据库。一段时间的积累后,该专利数据库除了含有专利数量、区域部署、专利被引用的次数、商业价值、内容差异性等信息,还吸纳了其他公司的资金结构、技术领域、市场占有率、竞争者和产品结构等资料。鸿海就此发展出“知识产权资源规划”的新理念。不仅仅分析技术、专利,更将产业所在价值链的上上下下,包括产品、市场状态、通路型态、制造模式、盖厂模式、资本结构、机器设备选择等所有的信息设法一网打尽。在分析中,鸿海得以看出对手的弱点,设法找到自己的定位,仿真创新的营运模式,一举切入市场。
如今牢牢握有1180件专利的鸿海,当仁不让地从被人告转为主动出击去告人,甚至连全球最大的电脑适配器厂商美国安普(AMP/Tyco)都不曾放过。2004年,鸿海向广东省某电子厂“发难”,知识产权竞争力的触角伸向了中国内地。鸿海的成功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战略理所当然地成为企业决胜市场的武器。
危机感渐进,上海企业应有的思考
鸿海的这种咄咄逼人的市场竞争的气势,很难不让人产生这样的忧虑:在日趋全球化、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懂得并已经掌握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来保护自己又能致胜于人的企业,不再局限于人所共知的“专利竞争霸主”IBM、三菱重工这样的跨国的行业内巨擘。对于近在咫尺的鸿海,或类似鸿海的世界各国的企业,它们对中国内地人才的抢先吸纳、对新研发产品专利权的抢先申请、对知识产权布局的高瞻远瞩等,极可能渗透入中国市场,运用如此完善的战略体系同中国内地企业分一杯羹。换言之,这是一场在知识经济时代所有参与竞争的企业所必须参与的战役,而不只是可以一再忽略、随便搁浅的竞争技巧。
当然,基于这样的形势,上海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也不可谓不是所有企业中较为领先的。可以说,上海的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上海专利申请量从1985年的806件到2004年已达到20471件,翻了25倍,就是数据上最好的佐证。
但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未来将有更多的外资和跨国企业涌入上海。上海是有必要站得更高,也看得更远的。专家指出,专利数量的增加并不能完全反映专利的质量,上海乃至全国尚乏力于对专利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作出统计,仅从其种类、实用性和外观设计方面考量,并不能准确反映专利质量的高低。还有专家担心,近年来主要依靠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催生”出来的“专利高产量”可能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只有激发出企业的主体创新动力才是根本之道。而且杰事杰也只是本土企业中的一个极个别的案例,更多的本土企业仍旧停留在有一种技术便申请一个专利的“走步阶段”,对于长远的发展并没有做过梳理,更不用说利用专利等作为市场竞争中防御或致胜的武器了。
高屋建瓴,知识产权战略三步走
本市各企业需及早确立与自身发展战略相一致的知识产权战略,并将其提升到同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相同的位置。
第一阶段,打造企业自有的专利数据库
为了同鸿海等一些跨国企业比肩,可首先打造企业自身的专利数据库。从确定企业战略的“聚焦点”出发——哪些会是企业的“收益发动机”,哪些是需要进行成本控制的底端业务,从而决定专利的申请和维护;清点或审核自己的知识产权“库存”——哪些知识产权资产不妨出售给其它企业,哪些知识产权资产还需要增加——从外部购买,或是取得其它企业授权,或是与其它企业相互交换。最后,综合上述自身情况,决定将没有被充分利用的知识产权资产转让,或授权给他人,或是作为建立战略联盟或是建立合资公司的投资,或是留在手里作为防卫侵权诉讼的“盾牌”……策略不一而足。
第二阶段,令标准与专利并行
为了真正在一个行业领域内占据主导地位,就应令专利与标准并行,争取参与到国内外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去。专家指出,现在所谈的标准,大多不是真正的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只是通过某一标准组织,由几家大企业一起订下协议,然后对外授权,以此造就一个事实的规格,这一规格也就称为标准。这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企业参与国际国际标准组织来参与标准的制定,最终目的是让国际标准组织听到企业的声音,标准制定者毫无疑问是站在了价值链的上游,从而保证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拓展。所以,进入标准的技术专利未必都是所有竞争者均能跨越的“低水平台阶”,更多是能够达到垄断目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专利。另一个问题是,标准的背后一定存在巨大的利益,利益格局使然,令企业必须通过艰难的谈判才能最终进入标准的制订。换言之,企业需要在拥有了技术含量较高的自有专利的基础上,同时具备竞争的策略与技巧,才能最终进入制定标准的层面,从而引导整个行业,而不是被他人左右。
第三阶段,掌握一定情报分析能力
企业需在整个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学习并善用一定的情报能力。一如鸿海,在布局知识产权战略时“额外”获得全方位成功收集、汇总、分析知识产权、版权、投资和并购等信息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就是获取市场竞争情报的情报能力。情报能力可能对于在市场中搏杀的企业而言是最重要的,通过对竞争对手的资金结构、技术领域、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结构的对标分析等决定自身的市场竞争策略,无论是专利的布局还是参与标准的制定,往往都能帮助企业知己知彼、先发制人。而这恰恰是我国乃至上海的企业所极度欠缺的能力。
8/20/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