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电容作为敏感元件,利用电磁谐振技术研究一种新型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方法,该方法可实现水分的在线测量,测量精度高(≤2×10-6),测量量程宽(5×10-6~1000×10-6),操作简单,不需任何试剂。
关键词:电磁谐振;微水;电容
1测定原理及其实现
1.1测定原理
在线微水测定方法以电容作为敏感元件,利用油的介电常数和水的介电常数不同,当水的含量变化时,油和水混和物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则相应的电容发生变化,将电容接入电磁谐振工作电路,则可检测出电容的变化量,即求出水的含量。 (图片) 测量电容采用圆柱形电容器,结构如图1所示,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图片) 其中D,d:两个极柱的直径;ε:电介质的介电常数;L:电容的有效长度。
对于一个确定的电容,设(图片) 则(1)式可写成(图片) 干物质吸水后的介电常数的变化用下式表示:(图片) 其中εm:湿物质的介电常数;ε1:水的介电常数;ε2:干物质的介电常数;S1:湿物质中水含量的体积填充系数;S2:湿物质中干物质含量的体积填充系数,显然S2=1-S1。
根据(2)、(3)式得:(图片) 因为K、ε1、ε2是常数,所以电容的变化与水含量的变化成正比,只要求出电容变化量就可以知道水含量S1。
1.2测试系统的硬件组成
通过传感器把石油产品中的微量水含量变为电信号,经过信号调理和电路变换,送入单片机系统进行综合处理后,再通过D/A和F/I转换为4~20mA等标准直流电信号输出,该系统具有自校验、自诊断等智能功能,具有很好的现场实用性。
1.3实现
变送器为全封闭铠装结构,具有很好的屏蔽性。将变送器安装在储油箱的顶部、底部或侧面,采用RS-485串行接口与上位机(二次仪表)连接实现在线测量。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减少外界温度和电磁干扰,传输信号的电缆采用双层屏蔽同轴电缆,线缆的外屏蔽层接地。(图片) 2该方法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处理
2.1温度
石油产品的介电常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含水量不变,而电容值本身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以变压器油为例,如图3所示,输出频率(电容)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大,从图可知,温度变化31.4℃,频率变化近700个字。为了补偿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传感器的内极板上安装了Pt50温度传感器测量油中的温度,建立温度补偿数据库或温度补偿曲线来消除温度误差的影响。
2.2石油产品中的添加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表明,不同类型的石油产品,由于其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但同一类型的石油产品,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小。因此,对不同类型的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时,必须分别对传感器进行标定来消除添加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3石油产品中是否含有气泡
空气的介电常数与油和水的介电常数相差很大,如油中有气相成分(气泡)将对测量结果影响 很大,这种现象在循环油路中是常见的,如对飞机进行的加油系统,由于流速的不稳定,在产生紊流的同时有可能产生气泡。因此如用本方法进行在线测量水分时,必须进行消气处理,即在测量的上端安装消气器对油中的气泡进行排除。
3实验结果及分析
我们对3种不同的石油产品(变压器油、航空煤油、航空润滑油)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在线测量,变送器与二次显示仪表(上位机)的距离为1km,并把测量结果与国标法即卡尔·费休试剂法(仪器为WS-5 Model MiniAmount Water Detective Instrument)进行比对,具体结果见表1。(图片) (图片) 从表1可以看出,用该方法测试的结果与国家标准试验方法——卡尔·费休试剂法具有一致性,测量重复性较好,实验结果的重复性误差小于3.5%。但测量低端误差比测量高端误差要大,这与环境湿度和被测油温度场不均匀等多种因素有关。
4结束语
该试验方法以电容作为敏感元件,利用电磁谐振技术实现微水测量,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 度高(≤2×10-6)(常规方法测量精度≤3×10-6),测量量程宽(可以实现5×10 -6~1000×10-6),适应环境温度强(-30℃~80℃)等优点,可用于变压器油的微水在线测量和监控,实现“按质换油”;也可用于飞机加油管线在线监控航煤水分变化,实现有针对性的脱水处理,将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样既保证了运行的安全,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官汉.油料分析[M].重庆:后勤工程学院,2001.
[2]王家桢,王俊杰.传感器与变送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94-10 0.
[3]DU Y, MAMISHEV A V, LESIEUTRE B C, et al. Measurement of Moisture D iffusion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Concentration in Transformer Pressboard[J]. IEEE Trans.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1998,9(10):34 1-344.
8/16/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