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虚拟机床加工系统的组件化设计 | |
张铁军 袁哲俊 姚英学 刘华明 | |
为节省流量,手机版未显示文章中的图片,请点击此处浏览网页版 | |
概论
如何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消除废品生产、降低产品成本以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是现代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决定其是否继续生存的新要素。为适应这种状况,敏捷制造的概念被提出。并行工程和虚拟制造技术成为敏捷制造的最为重要的使能技术。面对经济的全球化和工业环境的竞争要求,虚拟制造技术应该以广域的制造资源为出发点,以在虚拟的环境中描述加工过程及加工质量为其最终目的。为此开展了虚拟机床加工系统(VMT Virtual machine Tool )的研究,提出了虚拟机床加工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通过虚拟机床加工系统可以优化加工工艺、预报和检测加工质量,可以在分布制造网络中很好地利用广域的制造资源迅速而快捷地实现生产制造,为敏捷制造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虚拟机床加工系统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虚拟机床加工系统主要是针对虚拟制造系统中的虚拟加工单元而言的。机床—刀具—夹具—工件所组成的加工系统是加工单元的物理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系统的组合便构成一个加工单元的物理结构。通过这个组合并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加工单元便可完成预定的加工任务。虚拟机床加工系统便是这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虚拟空间的映射。它同样也是虚拟加工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虚拟的机床—刀具—夹具—工件所组成的虚拟系统所构成的。这一虚拟机床加工系统的扩充和集成将发挥虚拟加工单元的功能,完成所规划的虚拟加工单元所要完成的虚拟生产任务。
虚拟机床加工系统与现实中的机床加工系统是一一对应的,具备现实机床加工系统的全部功能、特征和行为。能够完成现实机床加工系统同样的生产任务,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试图用一个准确的定义来说明它是很困难的,但我们知道它是一个软件工具、一个计算机系统。也就是说虚拟机床加工系统是在计算机上建立的一套能够描述真实加工过程、允许使用者测试和优化加工工艺(机床的选择及加工过程等)以及预测加工质量的软件工具。它可以根据实际加工机床或加工中心的状况进行初始化,然后用数控代码驱动虚拟机床进行切削加工,它除可描述刀具的真实运动轨迹,完成诸如碰撞、干涉检验等功能外,还可逼真地描述加工后工件的形状误差、位置误差、几何尺寸误差和表面粗糙度等属性。它生产的是数字产品。它最大的好处是不消耗实际的资源和能量。
这样的一个软件工具的实现必须满足以下的基本要求:
(1)功能一致性:虚拟机床加工系统的功能应与相应的实际机床加工系统是一致的;
(2)结构相似性:虚拟机床加工系统的结构应与实际机床加工系统是相似的;
(3)组织的柔性:虚拟机床加工系统是面向未来的制造系统,是面向市场、面向用户需求的。因此,虚拟机床加工系统的组织与实现应具有非常高的柔性。要具有很强的可重用性和可重组性;
(4)集成化:虚拟机床加工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软件系统,要特别注意到信息、职能、人机等的高度集成;
(5)网络化:制造系统的跨地域化和制造单元的跨地域化是未来制造业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这也是虚拟制造系统发展的趋势。将虚拟机床加工系统自身看作是一个网络以及将其放入一个网络中去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它要适应未来制造业发展的趋势。
此外,虚拟机床加工系统作为一种估计和验证新产品的可制造性、可加工性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所关注的是金属切削加工的模拟,是一个以真实感为基础的机床加工模拟系统,是依赖于真实系统的。由于经过虚拟实现的加工最终仍要在真实的环境中实现,所以,诸如:1)机床的型号;2)机床的主要结构尺寸、工作台的大小、工作行程等;3)机床的精度,包括加工时各工作部件的运动精度、导轨精度、定位精度等;4)机床的使用情况,如故障率、故障原因、维修记录、使用环境等;5)操作机床的人员状况等的信息将是选择具体加工地的重要依据。因此,虚拟机床加工系统就是要包含上述所有信息并能自如地与其他虚拟资源及真实系统互通信息的虚拟系统。
3 虚拟机床加工系统体系结构的提出
对于软件工具来说,建立一个正确的体系结构是十分重要的。它将关系到系统的正确建立、运行和维护。
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成熟,软件的系统模型的发展在经历了以数据为中心和以执行为中心的过程之后,出现了更为简练的面向对象的系统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内核对象中封装的是能为用户界面对象和所有应用对象共享的数据及相应的操作。而用户界面对象及其它应用对象则分别封装了各自的数据及相应的操作。所有这些对象都通过相互间的通讯协调来完成指定的功能。这样的系统在结构上是无中心的,系统的各构成对象实体的地位是平等的。这是面向对象系统模型与以数据和执行为中心的系统模型的不同之处。正是由于这一不同,面向对象的系统模型便显示出了它的优点:数据和功能的合理封装降低了由于数据和功能的集中管理所带来的通讯上的开销和复杂性。但是,在这种模型中,对象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点对点的直接联系,当系统对象增加时,通讯链接将以平方级激增。同时,为支持通讯,每个对象实体都要维护一个包含所有对象实体服务信息的功能服务信息库。在众多的对象中,这一部分信息是重复的,而且还要保持一致性,这样就损害了系统的有效性。另外,这些对象的接口没有一致的标准,也造成向系统中加入对象的不规范和随意性。对系统的维护和对象的复用非常不利。为此,我们引入了组件技术(Component Technology)。此时,系统的整体模型如图1所示。
(图片) (图片) | |
电脑版 | 客户端 | 关于我们 |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