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浅谈关于电视节目的创作及其技术支持
丽水电视台 袁斐怡 吕焕录
一种创作依附于越来越多的技术要素虽然是一种可喜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诸多禁锢和限制。就说电视创作,其声画优势非平面媒介匹敌,不过,其高投入高消耗环节多制约多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首先,没有电就没有电视创作;其次,没有电视技术要素也没有电视创作。电和电视技术在前,电视创作在后。如果离开这两者的大力支持,电视创作必将是一座空中楼阁,电视艺术效果的实现也是一纸空文。
从电视的发展史看,电视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带来电视创作的新的革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世界上所有电视台摄制的电视新闻都是用16毫米电影摄影机制作的。因为那时候的电视摄像机和录像机都是庞大笨重的设备,一般仅安装在演播室、机房内,不能适应新闻采访的运动、灵活性。摄像技术的早期,是真空管时期,六十年代初期是一个转折点,开始进入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时期。八十年代初期,又进入第三时期即微电子时期,摄像机的功能与指标都出现了新飞跃,CCD摄像机一跃而起。与此同时,录像机作为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设备,她的诞生与发展也走过一条漫长的道路。
(1)无论是摄像机的更新换代,还是后期剪辑设备的不断翻新,都对电视创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创作主体呼唤设备改进。曾经流行一种观点,说懒惰是人类发明的原动力。在电视技术的发展上,恐怕也不排除这种因素。以前摄像机与录像机分离,需要两个人同时进行摄录操作,一个扛着拍一个背着录像机跟在后面跑,机器笨重得要死。现在,不用说各级电视台的摄像人员使用的都是摄录一体化的摄像机,就是家用掌上机也大为流行。改进电视技术设备减轻使用者负担是一个方面,其实更重要的是保证电视创作上的高要求,增加灵活性,提高图像质量,更好地实现电视创作的效果。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前,各级电视台的摄像像设备由两个人扛着都嫌吃力,现在一个人背着跑可以健步如飞。编辑设备的改进也是如此,从线编到非编,这里折射出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演进,而是对创作观念上的更新进化。实际上,在电视设备改进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对于提高创作效率、扩大创作范围也有诸多便利,比如各种长焦、短焦和鱼眼镜头的出现,可以让我们以不同的视角观察生活;而水下摄像机的开发成功,则让全世界的观众对海洋世界了如指掌津津乐道。
由此可见,电视创作的突破以电视技术发展的渐进为前提,电视技术的每一次飞跃又为电视创作带来全新的面貌。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大事件,为了搞好这一重大事件报道,中央电视台调动了1660多人的报道队伍,其中仅赴港人员就达289人。技术系统有史以来投入最多,性能最先进的设备,相当于一个省级台的规模。其中包括11辆转播车,9个演播室、21个卫星转发器、43套中继微波设备,200套ENG、250台录像机,11套多媒体设备和3架供航拍用的直升飞机,实现了72小时的连续播出。如果没有经济实力和技术设备实力作基础,这一重大报道战役很难展开。
(2)电视创作对电视技术的依赖并不仅仅体现在对技术硬件的创造发明上,实际上还体现在对技术人员主动参与和创新精神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毫无疑问,电视创作是一种集体创作,不提倡单枪匹马孤胆奋战。在电视创作过程中,需要大力提倡的是集体主义精神,是团结合作协调一致的精神。电视台的级别越高,对于电视创作的角色分工越为精细。像在中央台的《新闻调查》栏目中,已经有专门的录音师和灯光师。即使在地市一级电视台中,一般的电视新闻报道外出采访至少也得有两个人以上。电视创作中的这种群体配合可以称作是电视创作的“伙伴性”。“伙伴性”不仅体现在编导与摄像与主持人之间的沟通,还体现在与技术人员和技术设备之间的沟通。设想一下,如果一帮电视创作人员已经出师在外,一切准备停当就要开机了,却发现摄录像设备出现故障。这是一种什么心情?所以,电视技术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并非游离电视创作之外,而是电视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电视创作人员与技术人员之间需要保持及时良好的联系和反馈。创作人员在机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不能把机器一扔了事,技术人员也不能满足于“听取汇报”,而要善于“望闻问切”,从电视画面的实际效果中探察出技术故障并进行“医治”。
在电视创作的整个过程中,技术人员和技术要素始终是存在的,技术人员已经越来越成为电视创作的主体之一,只不过他们所担任的是一种“幕后英雄”的角色。技术人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修理师傅”,他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电视创作当中,开始进入电视创作的前沿阵地。正因如此,跟他们打交道也不再仅仅是电烙铁和电子元件,色彩、线条、构图等一切电视创作的诸要素也逐步深入他们的脑子。可以说,今后技术人员在艺术方面的修养高低将直接影响电视创作的效果。技术人员队伍的艺术观念如果跟不上来,势必造成电视创作上的停滞不前。不要说电视技术人员,就是汽车驾驶员飞机驾驶员,都必须懂得电视创作的基本原理。车怎么开,飞机以什么角度什么高度飞行才能拍到最精彩的画面,这是大家要共同思考选择的。否则,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回奔波将不可避免,浪费汽油是小事,更加浪费的还是光线和青春。
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守株待兔”式的技术人员,他们唯“故障”的命令是从,闻“故障”而动,留恋的是螺丝刀和电烙铁。当然,善于处理技术故障仍然是电视技术人员的重大使命。但是,既然电视创作已经越来越把技术人员推向前沿,他们就应该更加关注电视创作领域的问题,为电视创作的方案选择和各种细节设计出谋划策。这种行动在各级电视台的直播活动中已经初露端倪。水均益的伊拉克之行就是一个很好合作例子。
从后台到前台,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工作态度的改变,而是隐藏在技术背后的观念更新。电视节目质量不能单纯地分离为技术质量和艺术质量,两者应该是融为一体的,电视机构的所有部门和人员都应该对电视节目质量负责,技术部门更是一马当先,责无旁贷。这种观念更新体现在电视技术日常管理上,不应该只是机械地概念化地提出一些电视技术使用规定和限制,而是鼓励各种技术使用创新尝试,并尽可能地给予技术扶持。要拍到一些非常规的画面,就必须采用非常规的技术工具和措施。而这些工具和措施并不是现成的,需要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来探索。
如今电视创作过程中艺术与技术的界限已经越来越趋向模糊,并非你走你的艺术独木桥,我走我的技术阳光道。或许,在创作人员队伍中要走出一个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太可能,但从技术人员向位创作人员渗透是非常自然的,并且已经有大量的事例说明从技术人员向创作人员过渡并没有存在鸿沟。如果说熟悉镜头熟悉电视技术的各个环节是编导人员要进行创作的先决条件,那么,熟悉构图熟悉光线懂得主题表达将是技术人员的必修课程。
古时候有一首爱情诗大意是这样说的:捏两个泥人有男有女,然后打碎了和在一起,又捏两个泥人有男有女,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际上,电视这首爱情诗就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她们是一对伴侣,技术是艺术的前提,艺术始终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注:
(1)见《中国应用电视学》第三编:制作篇
(2)见《电视栏目解析》 石长顺著 7/23/2005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