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博会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国际争端
中国知识产权报 闫文锋
6月9日~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联手美国摩根路易斯律师事务所,在北京举办了“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与纠纷应对实务"研讨会。来自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企业知识产权部门以及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人士济济一堂,就关心的国际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问题与美国律师展开了广泛的交流。
练好内功 知法用法规避纠纷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既面对着外国公司技术研发优势上的挑战,又遭遇国外相对成熟的法律如反倾销、海关扣押等相关条款的威胁。
对此,美国律师认为,首先中国公司应借鉴先起步的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公司的经验,注重建立与自己产品有关的知识产权,尽快摆脱技不如人的困境,加强平等对话的筹码。据专家介绍,专利可以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竞争优势。除了赚取专利许可费,吸引外方投资,利于产品宣传等,更重要的是,一旦遇到不可避免的知识产权纠纷,它可以兼做盾牌、利器。企业可通过与对方互相提供专利许可,以平息专利纠纷及减少专利许可费,或是用自己的专利来封杀对方在中国的市场,以促成和解。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在美国获专利最多的50家公司中,日本有14家,中国台湾、韩国各有2家。这些国家和地区就正是在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中,逐步意识到专利的重要性,从被动应诉转变为主动竞争。
另外,对于来自国外法律条款的制约,摩根路易斯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胡康萍女士认为,国内企业要逐鹿国际市场,就要懂得国际游戏规则,了解国际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知识为自己服务,建立行之有效的国际知识产权战略。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应注重防范于未然,以免公司被牵涉到专利侵权诉讼案中。因为诉讼的代价是昂贵的,双方没有真正的赢家。"胡康萍女士积极建言前来取经的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并对如何利用知识产权法律知识规避纠纷给出具体的建议。她表示,公司在决定投资生产新产品以前,应先通过专利检索,确定竞争对方有无相关的专利,并强调,此时请专利律师进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因为若通过专利律师评估,并书面证明确认此产品没有侵权,即使在以后侵权诉讼中被法院裁定为侵权,也可以避免被判故意侵权的3倍赔偿。若律师评估有侵权风险,则可以考虑改变产品设计以避免侵权,或是与专利权人协商,以获得较优惠的专利许可。显然,这种事先评估既可以将专利使用费计算到产品的成本结构中,还赢得了与专利权人协商谈判的主动地位。
讲究策略 妥善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每年提起的侵权诉讼超过2500件。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2001年到2003年进行的57次知识产权诉讼案调查中,涉及的中国企业多达19家,且75% 以上的案子败诉。另据统计显示,中国企业被告的数量还在逐年增加。业内人士认为,企业个体参与竞争,应树立尽量规避知识产权纠纷的理念,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当纠纷不可避免时,更应该注重应对纠纷的策略和水平。
“忽视侵权警告可能会付出沉重代价,中国企业应该学会在谈判中寻找机会。"摩根路易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伯特认为,以上败诉大都缘于中国企业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快速的审案方式缺乏充分准备,且中方企业一接到警告信往往手足无措。罗伯特还在研讨会上给中国企业开出“药方",他认为,一旦中方企业收到国外企业警告信时,不能消极躲避,也不可马上和解,而应积极与对方谈判,同时聘请专业律师进行评估,分析产品是否真正构成侵权,专利是否有效,确定谁应对侵权负责等。即便实属侵权,也可以通过谈判,与专利权人进行商业合作或为其在中国市场上提供销售渠道等,使专利使用费最小化,使双方由竞争者转为合作者,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针对最近中国DVD厂家在美国诉讼3C专利池的案例,与会人士探讨了合理利用反垄断对抗专利池、标准建立及专利不合理使用等的相关策略。有关专家认为,专利池必须是相互阻碍、相互补充的专利集合,一般专利池的设立都已经请教过反垄断专家评估和政府批准。正确使用专利池有利于促进竞争者改进技术,为原来可能没有市场的产品开拓市场,是不会触及反垄断法的。但是,若是专利池将核心专利和非核心专利进行捆绑,或是将两个可以替代的专利放在一起,就构成了阻碍竞争的一种专利滥用。
“用舆论影响大众情绪,会形成一种倾向,这也是很多企业惯用的策略。"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罗布特特别强调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在国际侵权纠纷案中的影响和作用。他表示,舆论不会影响法官的判决,但它确实产生了作用,如果外国公司有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就会考虑自己的公众形象问题,有可能调整自己的谈判立场。 6/29/2005


电脑版 客户端 关于我们
佳工机电网 - 机电行业首选网站